水泥

许家强走过人生百态,从生活回到生活

发布时间:2023/7/11 10:50:51   
许家强(中)与笔者(左)在广东科学馆合影

简介:许家强,教授,资深科普作家。出版科普著作12部,发表科学论文21篇,发表科普文章余篇,共30多万字,出版文学作品3部。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病理教研室主任、中国动物病理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科协《发现》杂志副理事长,现任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曾讲授《兽医病理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家禽病理学》《兽医学》等。

许家强从天河客运站地铁站C出口扶着自动扶梯徐徐上来,他虽然满头银发,两鬓斑白,但是精神抖擞,步履矫健,一见到在地铁口上面的笔者,便热情地打招呼,仿佛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十分高兴。

再过四个多月,许家强就80岁了。走过将近80个寒来暑往,尝遍人间烟火,老来回首从前路,“有过悲伤和眼泪,也有过艰辛和汗水,穿越了迷雾,跨过了坎坷,面对夕阳西下,看到天空布满彩霞。”对于生活,许家强的感受无疑是深刻的。

年,许家强从阳江县初中毕业后考入远在多公里之外的高州中学读高中。那时候,“时值国贫家又穷”,最让他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吃不饱穿不暖,如何解决温饱问题是其生活中一大难题。“我们当时生活困难的程度,在现代青年学生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天寒地冻打赤脚,衣衫褴缕,有时连饭都没钱开。那段日子艰苦又凄惨,好在有同学和老师热心帮助,我才熬了过来。”许家强回忆,有一次没钱吃饭,挚友苏荣森知道后把仅有的5毛钱都给了他,许家强感动不已,深觉“寄言世俗无忘本,一饭之恩死也知”。

三年困难时期,双蒸饭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推行,高州中学饭堂也做了一段时间。“双蒸饭就是把煮好的米饭再煮一次,米饭松散起来,体积比原来大很多。我们那时候的人很饿,看到有那么多米饭可以吃就很激动。”许家强解释,事实上,双蒸饭的质和量都与原来的一样,只是给大家一个精神安慰而已。

因为生活艰辛,大多数学生的想法是,希望早点出来工作,有钱赚,有饭吃,读不读大学都无所谓。许家强同样产生过这种念头。在生活最艰苦的时候,他鼓起勇气向学校领导提出停学到茂名水泥厂工作,但校长很耐心地帮他分析时势,引导他往长远方向思考,并且教育他:读书不单是为自己,还要为国家。后来,在校长热心帮助下,许家强克服各种困难,奋发读书。

说到这里,许家强乐呵呵地笑了起来:“我非常感谢校长把我劝住了,后来才读上大学。”许家强表示,自己能有所成就,都应该感谢党的好政策以及老师的辛勤教导,也由于当年曾经在艰苦环境下生活过、锻练过,才没有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直到现在,许家强都保持艰苦朴素、积极向上的优良作风。

许家强是在年考上华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当时正是全国人民生活最困难的时期,许家强的生活也很艰难。“相对高州的生活而言,大学生活却要好很多!吃饭不用钱,一日三餐有保障,而且每个月有2元补助,同学团结友爱,生活过得很开心。”许家强不禁感慨,“高中时期的生活是最艰难的,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不少。”可以少花一门心思去为吃饭而烦恼,许家强有更多的时间钻研学术了,大学时光里,他成绩优异,和老师同学相处得十分融洽。

即将毕业时,工作分配的事成为毕业生的焦点。“当时大学和中专毕业生的工作是全国统一分配的,每个人都肯定有工作干,但分去哪里,做什么工作,需由组织安排,不得挑选。”许家强介绍,当时同专业中有三个去新疆的名额,但是没有人愿意去,学校一再动员,收效甚微。许家强便带头发言表决心:“干革命专挑重担,好青年志在四方。我已作好一切准备,只要党的一声号响,我就奔向那战斗的疆场!”

许家强原以为,去新疆的三个名额,自己必定占其中之一,但出乎意料,他被分到留校任教,手执教鞭的生涯也就由此开启。“当大学老师,担负着教学、科研、科普、生产、育人等任务,我从助教、讲师、教授,一步一步走过来,直至青丝变成白发,土味步清凉。”让许家强欣慰的是,虽然是两袖清风,但有三千桃李,甚觉心欢。

有一年,广东地区许多养鸽场出现鸽新城疫,养鸽人四处寻医问药,后来有人找到了许家强。虽然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病例,但许家强表示愿意一试。他从养鸽场取来病鸽,专心研究病因。当找到病因和根治方法时,许家强便写了一篇论文《鸽新城疫流行的调查研究》在学校的校报上发表。不久,许家强发现,因为很少人看到自己写的论文,而且有的人看不懂,鸽新城疫还在一些鸽场肆虐横行。“这时候我意识到,科学论文固然严谨重要,但对于农民来说,科学普及比科学论文更重要。因为你写出来的论文发行数量少,多数人看不懂,问题就得不到解决。”为此,许家强专门另外写了一篇科普文章登载于《广东科技报》,文章写得浅显,加上《广东科技报》发行量大,又面向基层,很多养鸽户看到后,按照科普文章说的去做,结果鸽新城疫才得到了控制。“这足见科普文章的重要性啊!”许家强激动地说。

其实,许家强早就知道科普的重要性。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家强冒着政治风险,大胆地闯入了科学文化阵地。写了《畜牧兽医知识问答》一书的写作提纲,寄到了广东人民出版社。收到编辑回信鼓励时,许家强非常兴奋,但其头脑也很清醒,他知道在那样的形势下,写书是很冒险的。他觉得,在当时来讲,自己的行动显得太大胆了,怕别人(虽然是支持他的)的畏惧会阻碍他写作成功,所以一直保密。

“书顺利出版之后,别人知道是我写的,对我有一些非议,说我不务正业,说我为名为利,等等。但我觉得我写科普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有人迫切需要这些知识。为需要者服务,这就是我创作的意义。”许家强诚恳地说。

自出版了第一本科普著作《畜牧兽医知识问答》至今,许家强的写作生涯已经跨越了46个春秋。发表21篇论文,出版12部科普著作,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科技报》等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余篇,字数达30多万,这些正是岁月对他的科普创作成绩的见证。

退休之后,许家强很少写科普文了,他把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写作文学作品(包括诗词)上,近年来出版了《醉忆——我与畜牧兽医》《山村土味步清凉》《艺海拾趣》等书,后两本还被制成电子书籍,在网上发行。写作之余,许家强有时也出外(国内外)旅游。他游历过中国各地,遍访名山大川,看尽江河湖海;也周游世界各国,东欧、北欧、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感受过不同的风土人情,体味了人间百态,“走遍世界,最终还是觉得中国最好。”说到喜欢的景点,许家强眼放光芒,自豪感流露在外,“中国人情味最浓,自然风光最好,景区挺多的,经济发展速度;国外大多景色单调,尽是高楼大厦。”每到一处旅游,许家强总会有感而发,以诗歌诗词和照片的形式记录每一个当下。

提到对生活的感悟,许家强长舒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作了一段富有诗意的发言:“人生就是一条路,一条充满荆棘和鲜花的路,一条既阳光灿烂又阴雨晦水的路。快到路的尽头,往事不妨回首。悲伤眼泪染过的驿站,艰辛汗水浸过的田头,欢声笑语荡过的屋宇,K歌曼舞洒过的风流!迷雾穿越了,坎河跨过了,鲜花盛放了,大树成荫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安慰?面对夕阳西下,我们尽可放声歌唱,多言笑语,不要言愁!”

(稿源:南国墨客工作室;采写:钟景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4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