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打个喷嚏就骨折这是真的

发布时间:2024/9/13 12:21:03   
「本文来源:杭州日报」打个喷嚏就骨折?可别认为这是专家的危言耸听,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骨头里藏着“静默杀手”——骨质疏松症。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也称“脆性骨折”)带来的健康威胁日益严峻。日前,“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骨力计划)——中国脆性骨折高风险患者管理项目”在浙江大医院骨科落地,该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联合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办公室等单位指导。老病号骨折四五次老年人变矮要引起警惕谈到骨质疏松症,浙大二院骨科名誉主任严世贵很有感触,浙大二院骨科病人和手术量,在全省居于龙头地位,在骨科病房里,脆性骨折的患者很多,“有的抖棉被时,把棉被甩出去的工夫,胸椎就骨折了;有的凳子高度变化了一下,腰椎就骨折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折无需暴力,平时的正常动作就会导致骨折。病房里常常能见到老病号,反复骨折四五次是常事。”严世贵说。“我们总认为老年人变矮、驼背是正常现象,其实不然。”严世贵解释,“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导致的压缩性骨折,因为不会有长时间或明显的疼痛感,所以易被人们忽略。因此,如果老年人出现变矮的现象,医院接受骨密度检测,诊断是否为骨质疏松症。当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则需要行药物干预,像地舒单抗注射液这类抗骨松药物,隔半年皮下注射一次,比较适合某些患者长期治疗。”高发生率伴随着的是低知晓率。骨质疏松症作为与老龄化密切相关的疾病,治疗率、知晓率等都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记者了解到,年,中国首个大型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到32.0%,而50岁以上患者知晓率仅为7.0%。严世贵表示,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横跨骨科、内分泌科、妇科、老年科等多科室的综合性疾病,需重视治疗的规范性与持续性,加强随访等疾病管理,这些都关乎患者的预后。所以更有必要探索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院内各科室协作、医患互动的骨质疏松患者管理的标准模式,更好地降低脆性骨折发生风险。规范化治疗给患者带来更高生活质量师钟丽是浙大二院骨科主治医师,她说:“从年医院开设骨质疏松门诊以来,很多典型患者前来就诊,有的患者认为骨质疏松症不是问题,非要等到骨头裂了、压缩性骨折,才看门诊。事实上,如果仅仅治标不治本,无法遏制骨量丢失,患者就是弯腰系鞋带或者打个喷嚏,甚至咳嗽几声,就会引发骨折,谈不上很好的生活质量。”75岁的戚奶奶(化名)是师钟丽的病人,接诊时,已是戚奶奶第四次因骨折入院了。这次是腰椎骨折。“医院,患者因为压缩性骨折住院治疗过三次,已是一个打过骨水泥的老病号了,这次住院,除了通过手术治疗骨折以外,还在手术后进行了抗骨质疏松症治疗,尽量避免发生再次骨折。”师钟丽说。而80岁的裘老师(化名)五年前开始折腾髋关节,“因为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不得不置换两侧髋关节。但是即便如此,裘老师依然发现这几年走路越来越困难了,因为她骨质疏松得厉害,置换的关节发生了假体松动,需要进行翻修手术。”专家组当时决定,先给予抗骨松治疗,提升骨密度,再进行手术治疗。裘老师依从性很好,接受药物治疗一年以后,疼痛明显缓解,可以走路,而且也不用再行翻修手术。如今近三年过去了,她行走自如,前段时间还和朋友外出游玩。浙大二院骨科主任叶招明表示,过往,患者并不重视骨质疏松症,但现在已经开始重视个体化治疗,未来我们希望可以向群防群治、联防联治的骨质疏松症长期管理过渡。骨质疏松症是危害非常大、且发生率非常高的一类常见疾病,骨科医生更需要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0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