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乡土散文砸夯号子

发布时间:2023/7/10 16:20:24   
白癜风怎么食补 http://m.39.net/news/a_6069863.html

砸夯和砸夯号子

俺们村里有许多老房子,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墙用砖,里墙用坯,这种结构叫里生外熟。如今大多苍老的不成样子,有的已经坍塌。我家也有一所这样的房子,看到它,总想起当年盖房前砸地基的场景和那些砸夯号子。

那时,正是农业学大寨的火红年代,激情高涨的社员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奋战在火热的土地上。当年的口号是“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先治洼后治家”。诸如盖房建屋这些关乎民居事项,只能选在稍闲季节抽空进行。俺们这里还真有腊月廿几还盖房的,像户里砸地基更是乡亲们晚上义务帮忙。

记得腊月半头的一个晚上,天气很冷。俺们村一处提前挖好基槽的庄基上架起两盏大灯,把地面照得通亮。一个大碌碡被两长两短四根木棍横竖绑定,外拴四根抻绳立在地基里。人们知道,那是一盘即将运动起来的重夯。

劳碌一天忘掉疲倦的乡亲们蜂拥而至,亮如白昼的地基上热闹起来。人们向石夯围拢,八个壮汉结成一组抢先行动。

“抄起来呀!”一声带有乐腔的洪亮喊声拉开序幕,打破夜晚的寒冷寂静,随之是“嗨哟”的接应声。几百斤重的石夯被高高抬起重重落下,脚下一片震动。这高昂激越的场面,是当年砸地基的情景。响亮地唱喊声,接应声,便是砸地基的号子。

喊号的声音虎嗓震耳,抬夯的应声浑厚铿锵。八个抬夯的壮汉,随着号子的节奏,动作协调整齐划一,抬得有力落得平稳,一夯挨一夯移动。这砸夯可是重体力,即使寒冬甩掉棉袄,也是大汗淋漓。八人一组,交替轮换。年轻体壮的总抢着多砸一轮。妇女们帮着提水倒茶,递香烟端瓜子,拿毛巾,帮助替下来的人穿上棉袄。老年人看着自己撂下的活,听着熟悉的号子,手也痒嗓也痒,只怨岁月不饶人。有位八十来岁的老爷子,终于按捺不住,用沙哑没底气的嗓子,用力喊了几口,还模仿着抬夯的脚步手势。尽管气喘吁吁,过把瘾,也满心欢喜,还赢得众人喝彩。老人们有经验,帮着操心。听着石夯落地的声音,就知道地基砸好了。

说到砸夯,不能不说说喊号人。这喊号人可是让人刮目相看的乡村人才砸夯的关键人物。别看土里土气大字不识一脑袋高粱花,肚里却是满腹锦绣、大有乾坤。一段段的夯词滚瓜烂熟,喊唱半宿不来重样。还能即景生情临场发挥,现编现喊出口成章。他们天生一副大嗓门,喊声高,应声也高,抬的也高。抬的高,才砸的重,砸的实。有时他们也不是光喊甩手号,还亲手抬夯,边抬边喊,足见体力也是超强。那时的喊号人,也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老传新,老带新。至今有上岁数人,还清楚记得那些号词,也是一项可挖掘的文化遗产。

砸地基的号子,最常用的是一号一夯,喊一声砸一下。曲调雄浑,不失男子汉的火气和血性。喊声有低有高,跌宕起伏。几声低音加一声高音,高音时形成一个高潮,夯超过头顶,砸的又重又稳,还能调节情绪,振奋精神。还有一号三夯的号子,曲调舒缓脆快,含有农家的坚韧与温情。“芝麻那个开花呀,节节高呀”抬夯的齐应“哎嗨哎嗨哎嗨哈”,接着连砸三下,嘿!嘿!嘿!

号子的内容丰富广泛,一个个段子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耐人寻味。“正月里来正月正,刘伯温设计修建北京城。打板算卦的苗广义,徐懋公有神通。点将封神姜太公,诸葛亮草船借东风。二月里来草发芽,三下汉江樊梨花。大刀夫人王怀女,替父报仇葛红霞。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刘金定斩将四门杀。”号词里的历史人物是五男五女,男文女武。农村人并不较真这些人名事件对不对,准确与否,反正他们相信喜欢就行。“某某人去赶集儿,买了个猪崽过日子儿,都夸猪嵬真不离儿,一个蛋蛋双眼皮儿。”这种段子逗的大伙合不拢嘴,笑出眼泪。喊号的有时为了热闹场面,还故意来两口小黄词,但公众场合,拿捏得很有分寸。虽有小荤无伤大雅,不让女人们太过尴尬挑出礼来。更有趣的是砸夯时还有农村风俗叔取笑侄,侄嘎巴叔的逗闷子情况。喊号的瞄准在场的某个可开玩笑的人,编些诙谐逗乐的号词数落一番。但掌控的也是深浅有度,戏贬巧损不伤感情。不叫当事人颜面不挂下不来台。还能活跃气氛,让大伙开心有乐。

随着时代进程和机械电力发展,地基处理已被电夯或水泥浇筑取代,木夯石夯光荣下岗。农村再看不到热火朝天的砸夯场面,听不到裹着泥土气息汗水味道又有艺朮魅力的砸夯号子。唯有那团结互助的乡情,高昂饱胀的劳动热情永远留在人们记忆中。

审阅:赵成

简评:拙朴的文字谱写了岁月的故事,让人仿佛回到过去;砸夯的号子音韵慷慨,催人士气,令人再现往昔劳动的场面。

终审:严景新

作者:张景玉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4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