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注浆施工手册名词术语

发布时间:2022/11/2 12:17:21   

名词术语

1.含水层—储有地下水的透水地层

2.隔水层—重力水流不能透过的土层或岩层。

3.抽水试验—在水文钻孔或水井中进行抽水,取得含水层各种水文地质参数和各种水力联系等资料并检查止水和洗井质量的工序。

4.压水试验—用高压方式把水压入钻孔,根据岩体吸水量计算了解岩体裂隙发育情况和透水性的种原位试验。

5.渗透系数—单位水力坡度下水在岩(土)层中的渗透速度

6.井筒检查孔—新井开凿前,为核实井筒穿过剖面资料,编制施工设计方案,在井筒附近追加施工的钻孔。

7.井筒涌水量—单位时间内涌入井筒内的水量。

8.注浆材料—能注入地层中起到堵水和加固作用的浆液及其原材料。

9.密度—浆液中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

10.點度—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黏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是用来表征液体性质的阻力因子。根据测试方法不同,单位通常为Pa:s(帕秒)或s(秒)。

11.析水率—搅拌好的浆液放置一定时间(一般取24b)后析出水的体积占浆液总体积的百分数。

12.凝胶时间—在一定的温度下,从参加反应的全部成分混合时起,到浆液失去流动性止所需要的时间。

13.凝结时间—从水泥与水开始混合到失去流动性,以及从可塑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水泥浆的凝结时间又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14.初凝时间—从水泥与水混合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并达到人为规定的某一可塑状态所需的时间。

15.终凝时间—从水泥与水混合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达到人为规定的某一较致密的固体状态所需的时间。

16.结石体—浆液凝结后形成的固体部分。

17.结石率—浆液形成结石体的体积与浆液原体积的比值

18.塑性强度—浆液在可塑状态下的抗剪切强度。

19.水玻璃—即硅酸钠的水溶液(Na2Onsi2),工业上是将石英砂与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硫酸钠)在高温下反应而得。

20.水玻璃的模数—水玻璃成分中SiO2的摩尔数与Na20的摩尔数之比。

21.水泥浆—由水泥、水组成的悬浊浆液。

22.水灰比—水泥浆中水与水泥的质量比。

23.貓土浆—黏土与水混合经粉碎、除砂后形成的一定密度的浆液。

24.黏土水泥浆—由黏土浆、水泥、硅酸钠等加水组成的悬浊浆液。

25.含砂量—黏土中直径大于0.mm的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量占黏土质量的百分数。

26.地面预注浆—井筒开凿前,由地面通过钻孔对地下岩层进行的注浆作业。

27.止浆塞—注浆时,在钻孔内隔离注浆段与非注浆段,防止浆液流向非注浆段或流出孔口的装置。

28.注浆深度—根据含水层埋藏条件和井简深度确定的注浆孔终孔深度。

29.注浆段高—将需要注浆的岩层划分为若干段依次注浆时,每段的注浆长度。

30.布孔圈径—用以布置钻孔的以井筒中心点为圆心的圆的直径。

31.孔间距—在同一平面上钻孔中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2.钻孔结构—构成钻孔剖面的技术要素。包括钻孔总深度、各孔段直径和深度、套管直径、长度、下放深度和固管深度等。

33.浆液有效扩散距离—以注浆孔为中心,浆液径向向外扩散满足堵水加固目的的有效距离。

34.裂隙率—单位体积岩层中裂隙所占体积的百分数。

35.浆液充填系数—裂隙被浆液结石体充填的密实程度,为结石体所占裂隙体积的比值。

36.注浆结束标准—注浆参数达到设计注浆终压、注浆终量和稳定时间的标准

37.注浆压力—注浆时,克服地下水压力和浆液流动阻力并使浆液扩散到一定范围所需的压强,通常为钻孔孔口压力。

38.注浆终压—注浆结東时,注浆孔口输人浆液的压力。

39.注浆终量—注浆结束时,注浆孔口输入浆液的流量。

40.下行式注浆—井筒预注浆施工时,钻孔钻进与注浆自上而下分层或分段交替进行的注浆作业。井筒后注浆施工时,从井筒上部开始往下依次进行的注浆作业。

41.上行式注浆—井筒预注浆施工时,钻孔一次钻至设计深度,自下而上分层或分段依次进行的注浆作业。井筒后注浆施工时,从井筒下部开始往上依次进行的注浆作业。

42.止浆岩帽—在井筒地面预注浆中,指注浆起始段上部一段岩层,其裂隙一般用水泥浆充填并加固,使其能承受下一段最大注浆压力,防止浆液窜入上部非注浆岩层。在井巷工作面预注浆中,指暫留在含水层上(前)方,能够承受最大注浆压力并防止向掘进工作面漏浆、跑浆的岩柱。

43.灰土盘—注浆钻机安装前,在井口周围一定范围内,为了钻机施工稳固和排浆、排水而做的基础,常用灰土夯实铺筑或混凝土浇筑。

44.靶域—钻孔在某一深度水平,设计轨迹的落点范围。

45.钻孔测斜—测量钻孔某点顶角、方位角的作业。

46.方位角—在水平面上,自正北向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与钻孔轴线水平投影上某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

47.顶角—钻孔轴线上某点沿轴线延伸方向的切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

48.倾斜角—钻孔轴线上某点沿轴线延伸方向的切线与其水平投影之间的夹角。

49.孔口装置—安装在钻孔孔口,连接孔内外注浆管路、吊具、混合器,防止浆液流出孔外和逆流的装置的总和。

50.套管—用螺纹连接或焊接成管柱后下入钻孔中,保护孔壁以及隔离与封闭油、气、水层及漏失层的管材。

51.纠斜—使用专用工具纠正已偏斜钻孔的作业。

52.造斜—用专用工具使钻孔按要求偏斜的作业。

53.定向钻进—利用钻孔自然弯曲规律或用人工造斜工具,使钻孔在不同的孔段,按设计的方位和倾角延伸的钻进技术。

54.分支孔—在钻孔的某一深度,采用定向钻进技术钻进的与原钻孔轨迹不同的分叉钻孔。

55.S形钻孔—采用定向钻进技术,使钻孔轨迹由垂直变为倾斜、再由倾斜变为垂直,在水平方向平移一段距离的一种钻孔结构。

56.复注—同一注浆段两次及两次以上的注浆。

57.压水段高—压水试验段起止深度之差。

58.压水压力—作用于压水段含水层静水位上的压力(计算中常换算成水柱高度)。

59.压水流量—压水段高上一定压力作用下的单位进水量。

60.受压点—压水段上压力的力学作用点。

61.压水点—压水时设计的某一试验压力值。

62.压水级差—两个相邻压水点之间的压力差值。

63.冻一注一凿平行作业—在立井施工中,注浆采用S形钻孔施工技术,下部基岩含水层注浆与上部冻结、凿井平行施工的作业方式。

64.钻、注平行作业—在立井施工中,注浆采用S形钻孔施工技术,下部基岩含水层注浆与上部钻井凿井平行施工的作业方式。

65.工作面预注浆—在凿井和巷道掘进过程中,对地下岩层从工作面进行的注浆作业。

66.止浆垫—在立井工作面预注浆时,预先在含水层上方构筑的,能够承受最大注浆压力并防止向掘进工作面漏浆、跑浆的混凝土构筑物。

67.滤水层—在工作面有涌水时,为防止涌水影响止浆垫混凝土凝固,而在止浆垫(墙)下面

(前方)铺设的碎石(或碎砖)层,其空隙可以储存一定量的酒水。

68.孔口管—在钻孔孔口一定深度范围内安装的能承受最大注浆压力、可连接孔口注浆装置。并能起到防塌和导向作用的钢管。

69.混合器—注双液浆时,在钻孔孔口安装的可使两种浆液混合的装置。

70.钻孔径向角—钻孔轨迹在井筒轴向剖面上的投影线与井简轴线的夹角。

71.钻孔切向角—钻孔轨迹在井筒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钻孔布孔半径线的夹角。

72.帷幕厚度—在井巷掘进荒径之外,由相邻钻孔注浆有效扩散范围连接形成的帷幕体的最小厚度。

73.浆液消耗系数—总注浆量(包括注浆进人有效扩散半径之外的浆液量和注浆过程中其他合理损耗的浆液量)与有效扩散半径内计算浆液量的比值。

74.扫孔—用钻具扫除孔壁和孔内障得物的作业。

75.封孔—为防止地表水和地下含水层通过钻孔与有用矿体串通,终孔后对钻孔进行的止水封填工作。

76.止浆墙—在巷道中需要注浆的地段,预先构筑的能够承受最大注浆压力并防止向巷道中漏浆跑浆的混凝土构筑物。

77.巷道涌水量—单位时间内流入巷道的水量。

78.岩溶陷落柱—溶洞上方的煤层及岩层埼落形成的柱状或锥状的塌陷体。

79.矿井突水—大量地下水突然涌入井巷的现象。

80.破碎带—受若干无定向的裂口和裂隙破坏的岩石带。

81.管棚—巷道工程断面的一部分(多为拱部)或全部,以一定的间距环向布设,超前工作面定距离的钢管护棚。

82.垮落带—由于巷道施工及工作面回采引起的工作面上覆岩体完全垮落的区域。

83.井巷后注浆—井巷工程掘进后,对井巷壁内或壁后空隙、岩体进行的注浆作业。

84.壁后注浆—井巷永久支护后,为减少淋水和加固地层,按设计要求向井壁或巷道壁后进行的注浆。

85.壁内注浆—对双层井壁之间的空隙进行的注浆,又称壁间注浆。

86.围岩加固注浆—以改善井巷工程壁后围岩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质、增加围岩自稳性为目的的注浆作业。

87.裸巷注浆—巷道掘出后,在没有封闭性支护条件下,对围岩出水点进行的注浆作业

88.可注性—岩(土)体注入注浆材料的难易程度和效果。

89.水力联系—岩体中或壁后不同部位的地下水之间相互补给和排泄的关系,也包括与地表水的连通关系。

90.断层破碎带—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相互挤压,使附近的岩石破碎,形成与断层面大致平行的松散破碎带。断层破碎带是地下重要的导水通道。

91.堵水率—井巷经过注浆后减少的涌水量占注浆前原始涌水量的百分比。

92.铺注加固注浆—在不稳定地层的巷道支护中,在锚杆支护基础上,向围岩中注入浆液,将松散岩体胶结成整体,提高围岩强度及围岩支撑力的注浆作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4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