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我对周期股的一些浅见下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23/3/18 15:29:11   
白灵酊 http://m.39.net/pf/a_6086060.html

来源:雪球

我对周期股的一些浅见(下)

投资周期股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自己思考的答案放到后面讲哈。

我第一篇周期股的文章地址如下:

我对周期股的一些浅见(上)

(网页链接)

时间过去几个月了,事实证明,这次席卷全球的,由超发带来的,以及,疫情恢复之后带来的周期上升,已经非常明确,明显的来到了我们身边。

玻纤不用多说了,从年下半年开始,几乎每个月提价,直到现在,还在提价,看不到头的提价。谁也不知道会涨成什么样子。

石膏板,作为一个万年不涨价的基础用品,我在之前文章中都嘎嘎说:北新啊,北新,您就涨涨价吧,不为别的,留给其他品牌一些空间不是?你一大块石膏板,两张护面纸,中间满满的石膏,好几公斤重,一平方米就卖几块钱。这咋整?好了,真的提价了,连续提价了两三次。

防水,全系主流厂家提价。基本上都是10%-20%起。

回头一看,还是南极人良心,就他没提价了……

(PS,问南极电商的统一回答哈,谢谢各位好朋友们的抬爱,文章写好了,又是一万多字,巨长,等等,等南极电商发报告了,我再发。)

我们经常会给消费品企业以溢价,当然,这长期看,是对的。

但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在某个时期,可能不见得纯是好事情。

比如,周期上升的时候,很显然,消费品提价面临非常大的阻力,各种相关部门都会来干预。

比如,白酒的龙头,一直不提价。谁都知道,出厂价涨50%都可以被市场承接。

但是,但是啊,哪一任董事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价呢?

提价?员工工资也不见得涨,大家也都没股份,经销商可能还会少赚,关键是,全中国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而且,可以想象得到,一定一定会有相关部门约谈,不是吗?

提价,我猜,唯一只有一部分人开心,就是股东了。

得罪全世界,就让我们股东开心?

但是,这种周期股,面临的大环境就好很多了。

谁都知道,随行就市,市场能承接,供不应求,就提价。再供不应求,再提价……

别的行业不敢说。但我持有的这几个行业的公司,我去内部打听一下,就知道,在疫情的年,很多都是取得了自打创立公司以来,最棒的业绩。

营收与利润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他们,笑得像花儿一样……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先说玻纤,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平日里,我们基本上都不会看见他们。但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却息息相关。

大体用在,交通船舶,建筑,电子电器,管罐,风电叶片等。

总之,就是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啥啥都要用到这种产品。

比如,很多船舶的船体,就要用玻纤的,轻,防水。

还有,我们手机,电脑的主板,就要用到这种产品,包括建筑里面,也要用到。

有无数地方可以用到这类产品。和石油那意思差不多。巨丰富的衍生品。

这里面,交通船舶+建筑+电子这几个,能占使用量的60%-70%左右。

目前看来,这么大的使用量,其产量的最重要的地区,就是我们中国了。

中国产量接近全球的7成左右。其中,中国巨石老大,占三分之一。中材科技其实也不少,本来一合并,占比能到一半。

结果,大家都是明白人,这么赚钱的东西,我为啥要卖哩?解决同业竞争也不是这时候不是?可以理解。所以,重组失败……

(早两天,中材科技发一季度预告了,增长%-%,你说,这个时候,是你,重组不?)

然后呢,中国的玻纤自己用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出口,这个出口的比例中,又是中国巨石老大。他和泰山玻纤两家加一起,占比总出口量的七成左右。

而且,目前看来,这种竞争格局,在未来三五年,不太会被打破,因为,新增产能是有很高门槛的,一个是时间,二个是技术,三个是资金。

这种传统的,傻大黑粗的产业,被弯道超车的概率较小。不可能有人在自家的车库里面研究,然后,横空出世,搅动一池春水。

这就是拼刺刀的行业。拼每个环节都比对手好一点的行业。

这个玻纤的生产啊,其实是一个很值得说的环节。

看上去其实简单,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为,做一个烧火的窑,然后,把各种矿,添加剂等等的,加进去融化,融化后,就是玻璃液体,然后呢,把这个液体通过一块板子,板子上面有很多孔,这一通过,不就出来玻纤丝了么?

就他了,他就是玻璃纤维了。简称玻纤。简化理解就这么个意思啊。

但是,具体细节特别需要技术水平。

你们这样想,就完全明白了。

你看啊,照相机的镜头简单不?就是一块玻璃打磨吗,就这么简单。

但是,具体怎么打磨?各种参数怎么设置,最后怎么实现。难得不得了。所以,最终,这项技术还是被少数团队所掌握。

就这么个意思。

目前投资玻纤生产,不便宜的,大概是一万吨要一个亿。所以我说,需要资金么。这种靠规模取胜的产品,一上马,十来万吨的,这就十来亿了,一次性投入,然后,还有其他配套,七七八八的,所以,这几年,玻纤产能的投资,基本上都是十几亿,几十亿数量级的真金白银投进去的。要新增产能,首先要有钱,对不?

更别说,还有一些关键技术,小玩家可能拿都拿不到。就算有钱有技术,现赶也来不及了。投产到运营,又得好几年了。这不像养猪啊,繁殖快。这玩意儿可慢了。

尤其是,一旦几年后,窑点火了,开始生产了,还不能停。你说恼火不恼火?

然后呢,目前我的推测是,国外复工较慢,等于说,很多产能被限制了,没法发挥出来。具体什么时候能够恢复,其实不太好预测。

但是,中国巨石的打算是,有个计划,就是要做30%的国外市场,然后呢,30%的投资在国外,以及,30%的产能在国外。

这个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吃我们中国复工早的福利。国外不复工,你能出口,国外可以复工了,你也比较快不是?

目前中国巨石的海外产能大概是30万吨。占比其总产能的15%左右吧。还有空间哩。

我在研究中国巨石的时候,就发现,他有个很厉害的地方,就是净利润率特别高,能超过20%的净利润率。

这很惊人了啊。为啥,毛利率也就30%出头啊,这样的毛利率能干到20%以上的净利率,不吓人么?

我长期研究白酒,说真的,白酒的头部企业,靠着70%-80%的毛利率,净利率也就30%-40%为主啊。

这里我多说一句。不同的商业模式,在特定的情况下,给出溢价或者折价是要不同的。

你看啊,消费品,长期给的是溢价。为啥?有万千种理由。

但是,要知道,现在消费品很麻烦的地方在于,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占比是很高的。尤其是销售费用。这样,导致你必须要很高的毛利。

而毛利率已经很高了,压缩成本其实带来的效果就不好了,这是数学问题,一算就知道了。茅台90%多的毛利率,压成本咋压?

那么,要再显著提升的话,就只能提价了。

不过,高端白酒们,提价最美好的时期其实已经过了。从几十块到几百块那个提价十倍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上千块了,怎么提十倍?

那么,就得压缩三费,尤其是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但是,可预见的将来,销售费用压缩是相当难的,因为,消费者的注意力长期看,是越来越不集中,意味着千人广告的成本是增加的,这不像以前,抓住央视,一波,后来,抓住卫视,又一波,再后来,抓住互联网,还有一波。现在提高广告费,他带来的效果是递减的。

那么,终端涨价有难度,费用长期看,是增加的,难不成吃经销商这部分的利润么?有酒企就这么下手了。也是没办法了……

至于管理费用,一来没多少,二来,也很难压下来。薪酬总体是上涨的么。

所以,给不给消费品溢价,给多少溢价,大家自己有自己的答案哈!~

可是,这种周期性基础产品,商业模式就完全不同了。

在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端,他们是控制得非常好的。

首先,销售费用很少,未来广告再怎么涨价,对其没有太大的影响,都是业内口碑,其次,人员费用这一块,很有空间,很多这种生产企业,大量运用机器人,甚至出现了那种黑灯工厂。

就是工厂在生产产品的时候,不用开灯,为啥?因为,不需要人在里面工作。现在,北新号称是80人基地。就是一个基地,只要80个人就可以有效的生产。

这种商业模式下,变得说,成本占比是在下降的。而且是,长期下降的。也没啥广告费,机器人的运用越来越成熟,生产也越来越高效,而一旦周期是顺的,利润的爆发性就非常惊人。简单的提价就好了。关键是,这种提价,终端的承受能力没太大影响。

想想看,0块的高端酒,提价一倍,阻力有多大?

而玻纤,石膏板,提价一倍,阻力又有多大?玻纤这半年好像已经提价50%以上了吧?

然后呢,中国巨石还有一个环节,就是做到了产业链的上游,就是啊,这个玻纤啊,是需要一种主要原材料的,就是叶腊石。这个目前国内只有中国巨石基本实现自产自销。所以,成本还能比对手低一截。

最后,等式就出来了。

中国巨石,拥有业内最低的成本,产品技术领先,运营效率很棒。

然后,从年开始,进入顺周期,玻纤的应用场景,最重要的交通船舶,建筑,电子等,数量在提升。

更重要的是,提价特别明显。而成本增长却远没有这么多。

所以,一来一去,利润暴增也就很容易推导出来了。

这具体是个什么概念呢?

比如说,以直接缠绕纱(tex)出厂价来说,几家大玩家平均价格,2月中下旬是左右一吨。

然而,这个价格,在年,巨石涨价之前,基本上都是元左右一吨,去年9月开始猛涨的。

实际上,等于说,出厂价涨了40%了,这个涨价之后的利润,中国巨石的四季度会吃到,以及年的年报会吃到,而且,可预见的未来几年,恐怕,价格都不会跌的……

我的天啊,零售价涨了40%,大家猜猜,利润涨多少?

是不是也涨40%呢?

恐怕不是的。

年的毛利率为30%多一点。我们简单推算,10块钱的营收,3块钱的毛利。成本是7块钱。现在,营收变成14元了。假设成本不变,还是7块钱。你看,毛利润就从3块钱到7块钱了,你想,营业利润得涨多少?

这里有人要问了,谦和屋,你说得不对,这原材料也涨啊,人工也涨啊。成本搞不好涨得更多。

目前我了解的情况是,原材料有涨价,但是,远不如零售价40%的涨幅这么大。叶腊石,燃料费用等,其实,这一点大家用常识也可以想得清楚。如果原材料涨很多,而零售价只涨一点点,变得利润减少,这种事情,不是龙头要干的,对不?

还有就是人工,这个比较厉害。我了解的工厂情况是,早期10万吨的产能,大概需要0人左右进行生产,现在可以做到不到人了。

电子纱G75的价格,从去年涨价前的元左右一吨,到年2月中下旬,飙涨到了元左右一吨了。这里又是60%以上的出厂价的涨幅。利润能涨多少,自己测算哈~

那么,我认为,利润的增长不见得会到那么多,翻倍了都,但是,肯定是相当可观的。具体会落在哪个区间,还是得财报见分晓了。

(顺便说一句,目前看来,按照最新报价,年3月5日,直接缠绕纱(tex)这个价格涨到了7元一吨。等于说,距离年年中调价之前,涨了80%左右了。)

那么,我的推演就是,接下来的两三年之内,中国巨石的利润会非常漂亮,具体数字不好说,因为,我很难预估接下来这个价格到底怎么涨。

但是,中国巨石自己出来的目标是年做到50亿左右的净利润。供各位好朋友们参考吧~

好了,这是玻纤。

我们接着来看石膏板。

由于纸价上涨,目前大概是每平方米石膏板增加1-2毛钱的成本。北新很多是自有护面纸,会略低一点。枣庄A级废纸箱元一吨的样子。但是,各地差异还是有的。

总之,护面纸能提升1-2毛钱左右的成本吧。

而护面纸占石膏板的成本一半左右了。算是主要成本。

而北新的石膏板,已经上涨两三次价格了。每次涨个两三毛钱。他是一步一步全国推开的。一个一个区域涨,一个一个品牌涨(龙牌,泰山牌,梦牌等等)。

我们拭目以待吧。在上涨的周期,真的还不怎么好预估价格,预估利润。

尤其是龙头,尤其是这种市占比超过60%的绝对龙头。

事实上,涨价的幅度,主要取决于有关部门的调控以及客户能接受的最终价格。

而客户能接受的价格,对于北新来说,可能还有很大的空间,一个平方米从几块钱涨一倍,也就十几块钱。一套房子,不过多几百块上千块的成本。这个对于整体装修来说,很少的比例了。

但是,这种硬涨的模式,我一直不太喜欢。容易受到相关部门的约谈。越大越容易。当然,在整体都涨的前提下,这个稍微好点,尤其是不明显涉及民生的产品,好很多。

我要是北新,我就推出新的升级版石膏板,质量再好一点点,成本再高一点点,包装换一下,型号改一下,价格顺势再涨上去。消费品经常这么干。就是多X%的量,价格提升X-Y%的比例。这么个意思。

所以,明年应该是很有看头的。这个打底的石膏板,利润的增加,是非常大概率的事件。具体增加多少,不好测算。

然后就是龙骨了。我上篇文章详细写过。其实,这一块真的没什么多说的,都别说涨价的事情了,就是扩量。

这种卖房子搭配卖车位,卖车子搭配卖车险的生意,简直不要太容易。

以前,卖房子给你,套才10个买车位的,卖车子给你,台才10台买车险的。现在,啥事都不要做,就是推销,营销,各种套餐,把这个比例提上去就好了。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啊~这个,到年报我们就可以看到成果了。

主要来说一下防水。

又是涨价,扑面而来。

年已经几乎全行业涨价了啊,大概是10%-20%之间的涨幅。已经开始拉开序幕了啊。

这个防水啊,要用到沥青,一般来说,大企业会做套期保值以及冬储,用以平滑沥青的成本波动。

也就是说,企业越大,沥青的涨价影响对其越小。这个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哈。淡季便宜,我就多储存。旺季贵了,正好少买点,是不?

然后,大企业也好做套期保值。

小企业在这一块,就影响比较明显了。

那么,沥青呢,涨价就比较多了,10%-20%左右的涨幅,当然,防水材料中,沥青也只占一部分哈。

我估计啊,防水材料的涨价,这才开始,还有很长的空间呢。

因为,第一啊,总价低,涨个两三成,一点都不凸显。默默的就涨上去了,跟石膏板似的。

第二啊,其实我们看过去好些年,防水材料基本上都没怎么涨,还是比较便宜的。我印象中,有几年还跌价了,啥都涨,就防水材料不涨。

那是因为,当年龙头不明显,每个山头都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而客户很少去主动选择某些品牌的防水。所以,常见杀价竞争。

然而,这些年不一样了,东方雨虹绝对老大,全国布局。科顺也上市好几年了,北新去年也杀入防水了。

等于说,全国龙头效应非常明显了。

这个时候,小品牌再想打价格战,第一,实力也打不动了,以前龙头东方雨虹一年也就几十亿的生意,你诸侯还是能打打的,现在几百亿的规模了,就很难打了。

第二,集采的引进,小玩家基本上进都进不去了。开发商指定要品牌企业了。完全凭本事,凭实力了。

这个时候,再正逢普涨,一下子,龙头就能冲出来。别的不说,我就等比例涨价,也是会很赚钱的。原材料涨20%,我零售价涨20%,不过分吧,但是,利润可不是涨20%哟。

其实,这种普涨的局面,对龙头最友好。因为其产能最大么。吃的份额就最多了。

东方雨虹和科顺一直深耕防水领域,北新建材就是赶上好时候了。刚花低价收购了好多防水企业,结果,年行情突然变得好了起来。我们可以回头看看北新的这些收购,我们可以算算账,多划算啊……

这里可以延伸一下。其实,我最初写北新建材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收购之后,北新怎么去整合这完全和石膏板不一样的防水企业,从产品到渠道,都不一样。

我当时就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我认为,是可以解决的。

按理说,这种收购,其实,做好的概率小于做不好的概率。因为,不是纯粹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但是,奈何,北新是一位中国的稻盛和夫从小做大的,这家公司,有着浓浓的宋志平的文化。务实而低调。

宋志平收购整合企业,最有方法,经典之战就是,水泥行业的三盘牛肉理论。

我后来预计,很可能北新会沿用这个思路,结果,果不其然,北新将宋先生的理论运用得炉火纯青。

大家可以对应的去看看。

第一盘牛肉:央企不欺负人,合作共赢。你来我这里,背靠大树,共同发展。

第二盘牛肉:收购进来的企业,保留一定的股份。以前股份都是你的,但是,不怎么赚钱,而且,竞争激烈,随时可能倒下。现在,股份少了,但是,后台强了,还赚钱。

第三盘牛肉:收购的企业原来的班子,继续用。老总变总经理。继续自己的工作。

其实,各位倘若有实体的经验,真的可以好好琢磨一下这套方法。

收人,收心呐~

这三盘牛肉端出来,我就觉得,北新在防水领域,一定会出成绩。所以,我才推测北新应该是坐三望二。

但是,和东方雨虹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

因为,真正顶级的玩家,是不会考虑被收购的。更何况,李卫国先生,把自己是去对标华为的。

这里多说一句,我们说着玩哈,当年一次东方雨虹投资者会上,有人就问,李卫国先生,为什么要自己投资厂子,为啥不收购。李先生的说法是,目前业内的厂家,达不到东方雨虹的水平,收购还要改造,还不如直接做新的。

这是战术,但是,战略层面上,的的确确给了北新迅速做大的契机。如果当年这些都纳入囊中(不见得是收购,可能是合伙人或其他方式),那么,北新要达到坐三望二,恐怕还得好一阵子时间呢。

等于说,一招一式之间,让北新将央企,将三盘牛肉直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年时间,将那几家企业十多年的耕耘一次收归进来。迅速增强了实力。

后来,我预测,北新收购进来的企业,一定会突然变得漂亮起来。就是各种各样的奖项,拿到手软。后来,事实也证明了,确实,那些企业,技术实力,显得突飞猛进。一下子就获奖无数了。

其实,这完全就是做实业的固定套路。

有了这几板斧出去之后,马上,接大单就有基础了。然后,央企的背景一导入,迅速就能把产能利用率提升起来。

你东方雨虹做你的,我北新建材做我的。反正现在大家市占率都很低,大把的蓝海市场等着我们去争夺。

有人问,谦和屋,那你为啥还买科顺股份呢?

嘿嘿嘿,我也是赛道玩家不是,科顺一买,我就是防水前三甲全部买了,咱也过把赛道瘾不是~

你看,防水市场,就这么个情况,就在我写文章的时候,开大会,说今年要做5.3万个小区的旧改。年是3.9万个小区旧改。你看看这个增量。

这种小区旧改的增量,就是啥涂料啦,水泥啦,石膏板啦,防水啦,砖啦这些基础的建筑材料。

我天,5.3万个小区旧改,一个小区做万块旧改吧,这个纯粹增量的市场就是千亿了。我也不知道到底旧改多少钱,反正是增量不是,嘿嘿嘿~

最后说一下中国建材,很多朋友要我说这个公司。其实,我研究了很久,但是,一直没说,原因如下:

1,关于这家公司,雪球的——

灰色钻石,钻石兄是研究得最深的。要了解的,看他的文章,比我好得多得多。详详细细,清清楚楚,妥妥当当。

2,这个公司,在港股,低估得令人发指。

什么概念呢?中国建材是个巨大无比的公司,旗下的公司多到数不清,上市的企业就一大把。我持有的北新建材,中国巨石,就是他旗下的公司,赚钱得不得了。

然后呢,这些持有的上市公司啊,把其持有的市值加一加,都超过中国建材自己港股的市值了。

还有骨料,这都没算进去。

你说,这样的情况,我还算啥帐呢?

奥尼尔和我玩跷跷板,我都不要去称体重,也知道我会被跷到天上去,是不是?

更不要说,中国建材还有一大堆巨赚钱,但是,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多极了。

就在我写文章的早两天,天山股份和中国建材搞水泥合并。天山股份以发行股份和现金的方式,向中国建材等收购总价亿多的水泥资产。

现在,中国建材市值多少呢?亿,港币……

有人要说了,别光说这个,你看看中国建材有多少负债!

亿左右的负债哩!~

咱且不说中国建材负债年年减少吧,那都复杂了。

你就说,国企负债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在谈论负债的时候,其本质是什么?一定是两个。

第一个,倒闭风险。

第二个,利息吃掉利润的风险。

这两个,大家可以自己毛估估测一测就知道了。

有朋友问我,对这次天山的合并怎么看,我个人是认为,这种行业,产能集中就是关键点,产能越来越集中,就是越来越好,反之,一样的道理。

这次收购,本质上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产能集中,减少内耗。

收购前,水泥产能是分散的,虽然娘家都是一个,但是,各有各的家庭。其中,中国建材占天山股份45%左右。

收购之后呢,娘家还是中国建材,但是,一堆小家庭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就是天山股份了。

然后,中国建材占比天山股份87%左右。

这么个意思。

可以简单的理解,从今往后,中国水泥市场,就两个巨大的玩家,一个中国建材,一个海螺水泥。这么个意思。

就这么个家底,这么个情况,中国建材的港股市值,就是亿港币。

我经常看着就感慨,企业好到真服气,股价跌到没脾气。

没事,一个字——熬~

总之吧~我反复检查我持有的这几家所谓的周期股。(我觉得万物皆有周期啊~)

我觉得,企业的基本面都是好得不得了,疫情之间,不改其本色。且,可见的将来,越来越好。

估值么,最多也是正常估值,我也没有觉得有多贵,尤其是把年的业绩推导出来一算,妈耶,还真不贵~

最后,点题!

投资周期股,最重要是什么?虽然,我觉得什么股票都是周期股啊,但是,入乡随俗,所谓的周期股吧,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最初研究的时候,就想明白了,嘿嘿嘿!~

您猜,是什么?

书上说,投资周期股,最重要是——跑得快!

我看过无数文章,都说周期股是要在周期起来之前埋伏好,然后,周期演绎的时候拿着。最后,在周期破裂之前卖掉,实现胜利大逃亡,落袋为安。

我当时就想,要是这样的投资方式,恐怕不适合我。

万一没跑了呢?

砸手里了呢?那不得熬十多年啊?

所以,一开始,我就排除了这种纯粹的周期股,比如国际运输就是这类型的。我生怕自己要跑的时候慢了。我又明显不是动作快的人。

所以,在谦和屋这里,答案就改了。

投资周期股,最重要是——买周期成长股。

这里面的逻辑在哪里呢?

在于,身处周期行业,在行业上行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多的赚钱,然后,在行业下行的时候,能尽可能多的抢占市场。

最后呈现出来的局面,一定是,周期上行的时候,利润,ROE,都是很高的。

周期下行的时候,ROE,利润也要有,或者略微亏钱,但是,市占率提升特别快,即产能增长特别大。

从而,每一次周期,就像蛇蜕皮一样,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周期,就是一次历练,杀不死他,他就会更强大。

我们看养猪的企业,就有呈现这种情景的企业。

这样的所谓周期股,我才买,那种低点埋伏进去,上涨持有,崩溃之前跑掉的,我就不参与了。我怕自己没跑了不是~嘿嘿嘿~

好了,周期股我就全部说完了,也没什么特别的,都是大白话,自己的一些浅见。供各位好朋友们参考,斧正哈!~

祝大家身体健康,投资顺利,一切都好。

作者:谦和屋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9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