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国资报告双碳之约中央企业走绿色低碳转

发布时间:2023/7/25 16:57:47   
怎么才能治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55.html

 小新说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国资委督促指导中央企业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中央企业在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今年“全国低碳日”之际,《国资报告》杂志推出特别策划《“双碳”之约》,介绍中央企业如何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自觉肩负历史使命,积极应对挑战,主动拥抱未来,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共建美丽家园。小新为您分享全文——

“双碳”之约:中央企业走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果时间可以穿越到年,我们将可能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发电风车伴随着阵阵和风的鼓动在晴空中摇曳,太阳能板在炽烈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人们在充满着负氧离子的空气中苏醒,伸个懒腰,仿若置身于姹紫嫣红的城市花园。登高远眺,万里晴空,山峦叠嶂,巍峨的群峰赫然显现,在远方的天际处展露出其迷人的容颜。

 “到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

自年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双碳”目标已经成为相关央企共同热议的重大话题。

“双碳”目标,对央企意味着什么?

年6月,在中、法、德三国领导人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时表示,中国将力争于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庄贵阳认为,实现年前碳达峰、年前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对现行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

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对一个政策、一个宣言的实施,它还是央企完成历史使命的实践,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

年9月,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调研中央企业科研创新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国之大者”,加大绿色低碳领域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更多行业龙头企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支撑。

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央企业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指导意见指出,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单位,应当在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双碳”目标已上升至国家战略目标并纳入“十四五”规划当中。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相关央企纷纷发布了各自的“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及“十四五”行动计划,以期形成自身的绿色低碳核心竞争优势,稳步有序地实现能源利用效率达到世界一流企业的先进水平,为国家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肩负历史使命作出积极贡献。

自觉肩负历史使命

步入21世纪,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能源两难”。

一方面,人类社会伴随着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规模的增长,人类对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此,哈佛大学著名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Wilson)评论道:“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到21世纪末足以使一半以上的物种灭绝。”为了应对这一全球难题,“双碳”目标应运而生。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所谓“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双碳”目标是我国按照《巴黎协定》规定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强化目标以及面向21世纪中叶的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从相对脱钩走向绝对脱钩的过程。

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倒逼机制,同时也是一个发展机遇,本质上是一场绿色革命。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央企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担当,应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全面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走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中煤新集公司刘庄煤矿煤炭专列发运现场。

中央企业需要通过全面绿色转型以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十多年前,中国就开展了低碳城市试点,但是当时的低碳是基于节能减排,而现在的“双碳”目标是基于整体绿色转型、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最终实现结构体系的重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院长刘俏提出,“碳中和可能将是一个新的文明形态的变化。如果把碳排放理解成一个生产要素,它会进入到生产函数中,并影响消费者效用函数。企业的增长范式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央企要把实现“双碳”目标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实际行动履行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中国中车部署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风电装备、新能源商用车、新材料为重要增长极以及若干业务增长点的“一核三极多点”业务结构。在轨道交通领域,重点打造“产品+”“系统+”业务新格局。在风电装备领域,完成首个海外项目顺利并网,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链和产业链。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中车的新能源客车产业规模已稳居行业第三。在其他战略新兴领域,完成了第一个“自主投资、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屋顶光伏电站项目,确定了中车屋顶光伏建设的新模式。据了解,年中国中车煤炭消费总量2.8万吨标煤,同比年下降92%。持续完善能源管控模式,19家子公司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成功应用了能源管控及关键设备效能监控系统,形成6种管控模式并推广。搭建“中车能碳智云管控平台”,实现千吨标煤以上企业用能远程在线监控,下设“绿色绩效指标数据平台”“碳核算数据平台”等,绿色核心数据资产初显成效,为绿色挖掘、大数据分析等提供了空间。中国中车的绿色转型卓有成效,已经实现了由被动粗放型管理向主动体系化管理的跨越,目前正快速向“绿色低碳”引领精细化管理跨越。

在绿色转型的路上,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依托全省发电企业、重点排碳行业、能源结构等数据,搭建了碳排放、碳减排监测体系。该体系将对甘肃的碳排放、碳减排进行实时“全景画像”,助推甘肃省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甘肃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目前甘肃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仍以化石能源为主,碳排放、碳减排任务艰巨。构建该监测体系,有助于省内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调整,盘活全省新能源资源优势。据了解,该监测体系是在甘肃省电力公司前期搭建的“智慧观‘碳’决策分析平台”基础上建立的。监测体系依托发电企业、重点排碳行业等数据,梳理了甘肃省全省多项碳排放因素,搭建碳核算模型。通过接入全省发电量、含碳排放发电量、零碳排放发电量、外送电量、重点排碳行业用电量等数据,监测分析碳排放指数、碳强度指数和碳汇指数,实现碳排放、碳减排的数据监测、指数计算和智慧预警。截至目前,碳排放、碳减排监测体系已接入省内60座火电厂、多座新能源电厂的发电量及能耗数据,形成了符合甘肃特色的“碳达峰、碳中和”蓝图。

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央企实现“双碳”目标的迫切需要。“双碳”目标下,所有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都要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谁拥有新的“双碳”技术,谁就能够得到历史性的发展机会,也会得到国家、社会的支持,而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可能就会逐步或彻底淘汰。

国家电投是国内较早布局储能、氢能的中央企业,自主设计研发出储能品牌“容和一号”,百千瓦级储能示范电站已在张家口建成;氢能品牌“氢腾”燃料电池步入产业化阶段,国家电投为年的冬奥会提供辆可续航公里的氢能公交车。国家电投率先提出“综合智慧能源”概念,设计出24个场景的智慧能源模式。据了解,到年底,国家电投的清洁能源比重达到55%,从风、光、水、火、核发电类型最齐全的传统发电央企,转型成为国内清洁能源装机第一位的绿色智慧能源企业。

国家电投海阳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及智慧能源项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对记者说:“我们国家的建筑和世界不大一样。世界建筑的生命周期为38%,我们国家占到45%以上,我们年排放了45亿吨。对此,钢材、建材联合会的数据讲得也很清楚。因为我们国家90%以上的建筑是钢筋水泥,其他世界上各国80%以上是中性的建材,所以这个差别是非常大的。”作为全球最大投资建设集团,中国建筑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在引领低碳生活方式方面作出贡献。中建·御景星城在武汉引入地源热泵和顶棚辐射两大系统,通过主机进行能量交换,对室内进行制冷制热,保证每户室内温度始终在18-26度之间。小区还配置武汉首个双层中空内置百叶Low-E玻璃门窗系统,业主可以根据阳光进行调整百叶扇的高度和角度,以控制室内进光量,为业主提供“恒温、恒湿、低噪、适光”的绿色健康生活环境。中建国熙台一期在济南集成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雨水回收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绿色建筑新技术,综合节能达65%,打造成熟科技型生态人居项目。

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央企探索模式创新,加快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纵观人类发展史,科技始终充当着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央企也在提升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布局,突出低碳零碳绿色产业发展。

作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长子”,哈电集团已形成煤电、水电、核电、气电、风电、舰船动力装置、电气驱动装置、电站交钥匙工程等为主导产品的产业布局。为不断加快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哈电集团近年来提出了“四个转型”:即由传统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型,由传统能源产品为主向绿色低碳产品和产业方向转型,加快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加快向国际化发展转型。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哈电集团正在针对东北目标市场,积极研发各类新机型,其中包括中速半直驱机型,-5.2MW陆上机型、-6.75MW海上机型等。”相关数据显示,风电、光伏未来十年还需至少实现7.2亿千瓦的增长。据此测算,风电、光伏接下来每年的新增装机将不低于7万千瓦,未来发展大有可为。趁势而为,哈电风能推出了HE-5.X大基地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该型风力发电机组继续沿袭永磁直驱技术路线,并充分吸收了现有陆上及海上机组成熟运用经验,柔性功率可调,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针对东北不同风区条件,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产品,达到最低度电成本,实现风电场投资收益最优。

哈电集团研制的世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经过多轮模式创新的探索,兵器工业集团行业覆盖石油化工、特种化工、光电信息、车辆装备、北斗产业、智能制造、应急产业等先进制造业板块和贸易流通、工程技术管理、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板块。”兵器工业集团负责人说。据悉,兵器工业集团现有60余家子集团和直管单位,在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余家境外分子公司和代表处。近些年来,兵器工业集团开展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多家单位开展工艺优化,淘汰氰化电镀工艺,采取低铬钝化等清洁工艺,使用水性漆等清洁原辅材料,开展废液废油的资源化利用。年以来,凌云集团、东北工业集团、江麓集团、武重集团等7家单位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或“绿色产品设计示范企业”。

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央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有助于树立央企负责任的国际减排形象。英国《自然》杂志(Nature)称,“‘双碳’目标是中国第一个长期的气候目标,彰显出这一大国在可再生能源、核能和碳排放方面雄心勃勃的决心”。年,国资委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央企业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贸易,推动绿色低碳产品、服务和标准“走出去”,严格管理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

据中交集团负责人向记者称,“在境外参与推动一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过程中,中交集团积极解决项目设计、施工及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中交集团开展绿色设计与绿色施工,将全寿命周期绿色理念和方法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其中,肯尼亚蒙内铁路对濒危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推动了中国央企在全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进程。据记者了解,蒙内铁路穿过肯尼亚数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察沃国家公园、内罗毕国家公园、野生动物迁徙通道、马泽拉斯湿地等,其中仅察沃国家公园这个2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栖息着非洲几乎所有的动物特种,原始生态环境非常宝贵。在路线规划设计过程中,中交集团征求了肯尼亚政府及民间、联合国以及环保组织等多方意见,对设计方案做了四次大改动,调整十多次。据统计,蒙内铁路在野生动物园区段长公里,设计了总长30公里的88座桥梁,动物过桥涵洞达个。铁路通车后,蒙内铁路被当地人称赞是一条“绿色之路”,野生动物与铁路在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观。

岭澳核电站结合新技术应用全面提高了安全水平和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明泽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我国能获得‘一带一路’沿线30%的市场份额,即约30台海外市场机组,将直接产生近1万亿元的产值,创造万个就业机会,全寿期将产生约3万亿元的产值。”近年来,核电“走出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核电“走出去”也正迎来国际市场的新契机。统计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已有核电、正在发展或需要发展核能的国家有40多个,预计到年,这些国家将新建近台核电机组。目前“华龙一号”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6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