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芜湖产业1丨芜湖从省域副中心进击长三

发布时间:2023/7/23 15:49:35   

前言

知名游戏主播“芜湖大司马”的一句谐音梗“芜湖,起飞”,让芜湖成为了网红城市。从区域经济角度而言,芜湖也确实具备走红的潜质。跻身长三角,定位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一路乘势而上。在年,以11.6%的GDP增长率跃居长三角41市第一。芜湖起飞,不止于此,我们将通过系列文章聚焦芜湖的产业布局,一窥这座城市乘风而起的强劲动能。

1

芜湖产业革新史

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作为中国第一批开埠的内河城市,芜湖的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

回顾芜湖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的确是一座不断进击的城市。年的芜湖,GDP排在全国第位;到了年,芜湖GDP排在全国第56位,近30年来排位提升了位。

现如今,芜湖是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大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圈、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成员。而芜湖“起飞”的背后,则离不开三家企业的名字。

▲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90年代,在大基建启动的背景下,隔壁宣城市宁国县的海螺水泥厂引进了最先进的日本生产线,同时举债对外扩张。而当时的芜湖,不仅成立了经济开发区,还有一个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国有企业——白马山水泥厂,年缴税超过万。于是,芜湖采取了小金山换大金山的思路,主动找到海螺水泥,要求对方收购白马山,同时把海螺总部迁入芜湖的开发区。作为交换,芜湖为海螺提供最大程度税收优惠,还包括户籍名额、盖家属楼等利好。最终,海螺落户芜湖。年世界强名单中,海螺集团排名第位,成为安徽省本土企业里首个世界强,总资产超过了亿元,占芜湖16家上市公司资产总规模的66.2%。

▲沿江千万吨水泥熟料生产基地——芜湖海螺

在打造了海螺的总部经济之后,芜湖还有一个汽车梦。年,芜湖汽车零部件公司从英国的福特公司买了一套汽车生产线,这就是奇瑞汽车的前身。一年后曾是一汽大众总装车间主任的尹同跃被引进到了奇瑞,年他成为了奇瑞汽车的董事长。年,奇瑞第万辆整车下线,成为第一个进入百万俱乐部的完全自主品牌。年,奇瑞汽车销量96万台,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26万台,连续19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也成为了海螺集团之后的芜湖第二大企业,并就地孵化出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埃夫特智能装备、瑞鹄汽车模具3家上市公司。

▲芜湖奇瑞

年,美的收购安徽芜湖丽光空调厂,为美的挺进华东、辐射全国建立了重要的生产基地。随后,美的逐渐将小家电、电器、中央空调、厨具等都设在芜湖,成立了美的工业园,并吸引供应商纷至沓来,形成芜湖家电产业的集聚,包括科隆、荣事达、格力、日立、东芝等品牌纷纷入驻。现如今,芜湖市规模以上家电及配套工业企业家,年产值达.2亿元,并形成了5家龙头和近家配套企业的产业格局。家电产业作为芜湖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5%以上。

2

产业集聚新气象

创新是芜湖最宝贵的发展基因。10多年来,芜湖市强化产业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加速迈向中高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快速集聚。

汽车产业作为芜湖的首位产业,拥有奇瑞、比亚迪等一批知名车企,吸引了一大批国外优质汽车零部件企业,还集聚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配套企业超过家。现如今,芜湖有以奇瑞系为代表的整车龙头企业,以中集瑞江、爱瑞特等为代表的专用车企业;有以比亚迪、杰诺瑞电控等为代表的“三电”企业,以忠旺铝材、明基隔膜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企业;还有以雄狮科技、赛腾微电子等为代表的智能网联系统企业,以麦卡、易同等为代表的运营推广企业。年,芜湖汽车产量达81.40万辆,同比增长56.2%,汽车产业产值达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56万辆,同比增长.6%,产业链规上企业已有户。

除此之外,芜湖还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聚产业链企业多家,产值突破亿元,率先形成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态势。

航空航天产业是芜湖另一个具有万亿级规模潜力的新兴产业。芜湖作为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集聚规上企业余家,涵盖了整机和无人机、航空发动机、螺旋桨、航电系统、航空部附件、临空经济、通航运营等产业板块,初步构建起特色鲜明、自主可控的航空产业链条,中电科钻石飞机出货量稳居全国第一。

同时,芜湖还是中国家电智能制造基地、国内一流3D打印产业集聚区……微电子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加速成长,汇集启迪半导体、瑞迪微电子、天兵电子等企业,从材料到器件实现全线贯通,具备从材料、芯片到模块封装与测试的整体化解决能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龙头企业——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轨道交通产品走出国门,国产化率近90%……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正如安徽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芜湖正向着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一路奋进。

3

进击的芜湖

年开始,芜湖把“双招双引”定为“一号工程”。芜湖的目标是,力争到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经济总量进入全国50强,打造安徽第二增长极,真正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年10月,《芜湖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智造名城”若干政策》发布,指出推动“芜湖制造”迈向“芜湖智造”,为“十四五”期间全面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人才方面,至“十三五”末,芜湖市人才资源总量99.38万人,占人口总量的27.3%。“十四五”期间,芜湖以出台“紫云英人才计划”、组建全省首个人才发展集团为依托,从“不断完善人才政策”走向“全面优化人才生态”,计划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个、领军人才0名、高端人才00名,累计引进30万名大学生。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方面,芜湖以“1%工作法”为总抓手,重点围绕技术、能源、用工、物流、税费、融资等利润影响主要因素,下设9个工作组,以全市近0户规上工业企业为重点,以强企业为样本,建立企业利润常态化监测平台,实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重点行业“一行一策”,以及全市综合施策,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1%的利润。

同时,芜湖市坚持创新引领,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家,市重点研发创新平台55个,基本实现十大新兴产业全覆盖。

年,芜湖市城市创新能力居全国创新型城市第29位。年跃升4位,跻身25强。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居长三角第6位,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年,芜湖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11.6%,增速居全省和长三角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3%。

聚焦“十四五”,芜湖紧抓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集中发力期,积极参与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建设,共建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科创产业融合发展带;建设产业、创新、金融、政策等“八个平台”,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5家千亿级企业、15家百亿级企业;打造“政府母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联动发展的“基金丛林”……这座充满想象力的产业之城正以“芜湖速度”不断进击,欢迎各大优质企业和创业项目来芜发展!

文章素材来源:

《芜湖10年工业革新记》大国初心

《安徽芜湖经济增速高居长三角第一》决策杂志

《去年这座城市经济增速长三角排第一,芜湖,发力就起飞》首席商业评论

《芜湖的经济有多强?看了这些企业才知道!》芜湖发布

《拥抱颠覆性变化,芜湖首位产业激荡新气象》大江资讯

《安徽芜湖跑出一只独角兽,估值亿》投资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5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