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泥 >> 水泥资源 >> 地铁堵漏公司浅谈地铁车站防水堵漏施工措施
某市地铁建设是在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下进行施工。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就是在不遇水的情况下土质坚硬,自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一旦被水浸泡,则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即容易发生坍塌事故,而且在建成后由于渗漏水等原因,不仅腐蚀钢轨和扣件,危及行车安全,降低使用寿命,严重的还会引起管涌和流砂,造成结构的整体性破坏失效,影响结构稳定,另外大量地下水的流失,还将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土层固结沉降,导致房屋开裂等一系列问题。大量引排地下水还将增加地铁营运期间的费用,在发生意外情况不能及时排水时,还将危及地铁营运和设备安全,由此地下工程的防水一直是一大难题。地铁堵漏公司通过某市地铁车站在建设过程中的实践,对地铁防水堵漏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某市地铁渗漏水来源及防水、渗漏水分布情况
1.渗漏水来源
从某市地铁水文情况和对施工中监测情况分析,市区内有北东东走向的14条地裂缝,渗漏水水源主要以地下潜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个别车站有地下雨污水管道的渗漏水情况。
2.防水、渗漏水分布情况
地铁堵漏公司通过勘察发现,某市地铁防水主要集中在车站、结构主体、接缝、基坑等部位;渗漏水主要出现在车站施工缝、诱导缝、车站与隧道连接部位变形缝、车站主体与附属连接部位变形缝等部位。
二、地铁结构防水和堵漏的因素、原则、等级
1.地铁结构防水考虑因素
需考虑气候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使用要求等因素。
2.防水、堵漏原则
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3.地铁车站防水等级
地下车站、人行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为一级防水,不允许存在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车站风道、风井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不得漏水,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任意㎡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面积不大于0.2㎡。
三、车站防水体系(见表1)
四、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1.外包防水、渗漏水产生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1)原因分析
①基面处理平整度不满足要求。
②基面明水未进行封堵或处理。
③防水层在铺设后,钢筋绑扎过程中对防水层产生破坏,未及时进行修补。
④防水层铺设不平整,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压力,将防水层起鼓部位压破。
⑤防水层铺设不牢固,浇注过程中,防水层产生脱落。
(2)应对措施
①车站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后,钢筋绑扎前应在防水层上部及时施做一层混凝土保护层,避免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对防水层产生人为破坏。
②预铺式自粘防水材料(改性沥青类有胎体≥4mm)比重较大,在隧道中施工拱顶时无法靠其自粘性进行粘贴,对施工过程造成一定不便,由于采用射钉进行固定,相应处理措施又无明确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为堵水造成了一定隐患,可对射钉部位采用15cm×15cm的原材料进行粘补后观察或将隧道内防水材料改为目前普遍使用的EVA防水卷材。
③铺贴卷材的结构层必须坚固,其结构形式要简单,被粘贴卷材的基层表面要平整牢固、清洁、干燥。
④卷材防水层铺贴前,所有穿过防水层的管道、预埋件均应施工完毕,并做好防水处理。防水层铺贴后,严禁在防水层上面再打眼开洞。
⑤施工期间的地下水位应降低到垫层以下不少于mm处。
⑥车站铺设卷材防水层严禁在雨雪天及五级风以上的条件下施工,正常的施工温度范围为5℃~35℃。冬期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措施。
2.施工缝渗漏水产生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1)原因分析
车站中垂直施工缝往往与诱导缝重合,墙体水平施工缝一般留在高出底板或中板mm以上部位。车站中水平施工缝渗漏水主要集中在底板以上中板以下水平施工缝处,主要原因:①水平施工缝设计仅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及相应注浆管,注浆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部分被堵住,无法使用;②对水平施工缝表面浮浆和杂物清理不彻底;胶粘剂涂刷不均匀;③设计中未设置钢板止水带。
(2)应对措施
①从设计角度可对水平施工缝防水进行加强,可增设橡胶止水带或止水钢板。②施工过程中应严格监理,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和杂物进行清除,然后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注混凝土。③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④若使用遇水膨胀止水条须具有缓胀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应做防水处理,止水条应牢固的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混凝土的浇注应在止水条尚未受雨水、地下水浸泡的条件下进行。
3.车站诱导缝、变形缝渗漏水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1)原因分析
①止水带埋设位置不准确。②止水带未妥善固定。③施工一侧混凝土时,端模未支撑牢固,存在漏浆现象。④止水带、止水钢板的加固不牢或定位不准确。⑤止水带与混凝土接触留有气泡或缝隙,混凝土振捣不足,不密实。
(2)应对措施
①安设止水带位置要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要与变形缝和诱导缝中心线重合,并安设到防水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的1/2处。做到平、直、顺。②止水带之间的连接塑料用热熔连接,要求连接严密,不允许出现漏缝。③转角处做成圆弧形,半径不应小于30mm。④一侧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模,拆模时防止破坏止水带。⑤对于车站主体与附属结合部位的防水卷材可选用EVA或SBS卷材,以便于围护结构破除时,能够较好对主体与附属接茬处防水卷材进行保护,使主体与附属结合部位防水卷材粘结紧密。
4.防水混凝土
(1)防水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分析车站部分渗漏水是从混凝土裂缝中渗出的,从施工角度分析,产生混凝土裂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未做到连续浇注,形成冷缝;②对混凝土虽进行了振捣,但未振捣密实;③在炎热夏季,未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在冬季施工时,对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不力。
(2)应对措施
为避免防水混凝土出现裂缝,过程控制采取如下措施:
①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水泥用量不得少于kg/m3;掺有活性掺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kg/m3;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灰砂比宜为1:1.5~1:2.5;水灰比不得大于0.55;满足和易性要求情况下,尽量减少用水量,塌落度应控制在~mm,塌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到3%~5%;预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宜为6~8h;配料应按配合比准确称量。可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如聚丙烯纤维)来减少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
②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③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④应连续浇注,宜少留施工缝。顶板、底板不宜留施工缝,当留施工缝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缝施工。
⑤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施工时应做到:采取保温保湿养护,使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5℃,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⑥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钢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拆模后应采取加强措施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宜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⑦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⑧冬期施工时,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宜采用蓄热法、暖棚法等养护方法,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
⑨防水混凝土浇注后严禁打洞,所有预埋件、预留孔都应事先埋设准确。对于防水混凝土出现裂缝渗漏水现象,采取以下措施:
沿裂缝开凿“V”槽,宽5cm、深2~3cm,深裂缝应骑缝钻孔或深斜向钻孔至裂缝深部,孔深要保证注浆管埋入混凝土墙面内5~6cm,孔内埋设注浆管,注浆管要用15mm的镀锌铁管,每根管长加工为15cm,外设阀门和封堵头,注浆管间距根据裂缝宽度而定,但每条裂缝至少有一个进浆孔和一个排气孔,针对本工程漏水情况,注浆嘴埋设间距为~mm,原则上作到缝窄应密,缝宽可稀。注浆嘴及注浆管设于裂缝铺设导浆泡沫条,然后用金汤水不漏封堵泡沫条和注浆管周边,待水不漏凝固达到一定的强度,一般为24小时,开始注浆。对于对拉螺杆漏水点,先造成宽6cm深5cm的凹槽,割除槽内螺杆头,埋设注浆管,注浆管埋设深度同样为5~6cm,然后用水不漏封堵注浆管周边,每个漏水的对拉螺杆点埋设一根注浆管。注浆采用低压低速注浆,注浆压力为0.2MPa~0.4MPa,注浆后待缝内浆液初凝而不外流时,方可拆下注浆嘴。注浆完毕后,用高分子聚合物防水砂浆封堵裂缝和螺杆点,洒水养护7天。
五、车站墙面渗水、湿渍现象堵漏措施
1.用防水材料堵漏
对于墙面渗水、湿渍的部位,采用防水材料堵补的方法进行。对于渗水、湿渍点、缝,先用人工对渗水、湿渍点、缝打凿成深2cm、宽4cm左右的凹槽,要求打凿部位干净、基本平整、无松散现象。用“水不漏”材料堵漏时,共分三层做法:先用干布将基面擦干后迅速用抹子上第一层料;待第一层硬化后(指压不留痕)擦干表面,上第二层料;若还有较大面积渗水,再用同样的方法上第三层料,若只是局部渗水,只需在渗水处再加一层,直至不漏。上料时要用劲并来回多抹几次涂层密实,同时注意搭接。每层用料约1.2kg/㎡,涂层总厚度:做两层约1.5mm,做三层约2.2mm。待涂层硬化后(指压不留痕),抹一层厚约1cm的是高的砂浆覆盖,干后再抹一层厚2mm的高分子聚合物防水砂浆,最后进行保湿养护。共养护7d,养护可采用喷水、盖湿物等。
2.墙面高压注射聚氨酯堵漏
在墙面湿渍区域钻孔埋设针头,深度5~8cm,高压注射聚氨酯,待针头附近混凝土表面有液体流出即止,点位布置间距为20cm左右。
3.墙面局部有个别孔洞(直径1~5cm)并且涌水采用绝缘酯注浆:先将孔洞周边虚渣清理干净,让明水成股顺利流出,后埋设注浆管,管外周边用防水水泥封闭,让水仅从管内流出,待防水水泥强度满足要求后,从注浆管高压注射绝缘酯以实现封堵。
4.墙面大面积有湿渍或有明水或渗水严重采用1:1的水泥净浆进行车站侧墙背后或隧道二衬背后高压注浆,注浆需分区分段进行,并遵循先下后上的原则。此种方法耗时长,并且需要进行重复注浆。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在侧墙上开设注浆孔洞才能实施。
六、结语:
1.防水设计应根据工程区域地下水类型、流量大小、车站结构稳定及耐久性、经济合理性和地铁营运安全等方面情况综合考虑。
2.对流量稳定并较大的集中涌水、土层孔隙水和人防坑道水必须高度重视,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进行封堵处理,最好能达到全封闭防水效果,严格控制引排流量。
3.无论何种支护型式,在允许情况下,“大堵小排”的思路是值得认真考虑和选用的。
总结:以上是中联天盛堵漏公司小编为您分享的浅谈地铁车站防水堵漏施工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解更多防水堵漏知识,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