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特约记者行致敬中山路那些奶奶级电杆

发布时间:2023/3/8 16:52:35   

荆州新闻网(特约记者朱传荣)也许你见过那些早已消失的木头电杆,也许你见惯了那些管状的水泥电杆,可你见过那些方形的水泥实心电杆吗?在沙市中山路,它们成了“文物级”的电杆,是半个多世纪前木头电杆与水泥电杆交接时的产物,至今还在发挥着“余热”。

这些电杆是独特的,也许任何城市都找不到,它是解放初期沙市城市电力发展的一个见证和缩影,也是当时担任沙市老电厂厂长秦忠(老红军)等人的一个杰作。

年初,经过近三年的奋斗,沙市老电厂终于开始发电了。虽然有了电厂,可输送电力还需架设线网,当时连买杉木电线杆都很困难。为了这事,秦忠和建厂工程师绞尽了脑汁。一天,秦忠发现厂房围墙挡水的石条是水泥浇筑的,他找工程师说,把水泥条做长一些,不就可以当电线杆了吗?工程师说,理论上是可行的!于是,两人一拍巴掌,说干就干,还真做成了电线杆。

刚开始,做出来的水泥电杆,是方形的,又是实心的。虽说不好看,可还是解决了输送电力的问题。由此,这些方形电杆成了建国后沙市的第一批水泥电线杆。尽管后来的水泥电杆改进得更加美观与合理,可水泥方形电杆成了当时的首创。省领导王任重来沙市视察,见到水泥方形电杆后高兴地说:“这可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创造哦!”(见《秦忠回忆录》)

今天,当我们再看到这些“奶奶级”的电杆时,就像看到了历史,哪怕它们的外表有些脱落。但只要没有安全问题(有些已加固),我希望它们永远“站”在这里,“讲述”这段红色的建国史!

下面是我见到的具体情形:沙市中山路西段,从便河路口至大湾处,沿着路的北侧前行,见到至今仍在延用这种方形水泥电杆,认真数了数,还保留有20根。电杆上小、下大呈长矩方形。

其中,尺寸加粗的有4根,分布在觉楼街口、中山路百货商店门口、毛家巷口、大湾新沙路口。大概是因街口和巷口电线纵横交错,受力强度增大,电杆就必须加粗的缘故。

加粗的水泥电杆下部边宽40x40厘米,其余电杆下部30x30厘米,电杆顶端均为20x20厘米。

粗电杆采用2.5厘米方形钢筋20根做龙骨。

小一号的电杆用龙骨方钢筋12根。然后用细圆钢弯成方形圈焊接固定,每圈间距约20厘米焊接。当年曾目睹师傅们就近就地用模板固定,再浇灌混凝土,这样不仅节省劳力,还可节省一笔不菲的运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8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