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乡土散文黄泥巴路,是故乡的烙印

发布时间:2023/7/13 4:48:22   

这么些年,我只要梦见家乡,就总梦见下雨天,学校门前的小路夹杂着鸡鸭狗牛粪的污水横流。我赤脚站在全是粪便的黄泥水里,这是我童年真实的生活写照,那是一个如影随形的噩梦,我用半生的时光想要忘记却耿耿于怀。

我的家乡叫三德村,位于玉林市容县杨梅镇,是坐落在小镇偏远的一个村庄,家乡的黄土地盛产茶籽,红薯,木薯和水稻。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下雨,黄泥巴特黏,粘在脚上一甩一甩满裤管都是。

那时候父母给我们买的是那种很便宜的走起路来踢踏踢踏响的水晶鞋,买大一两码好来年还能穿。下雨天走在路上,常常是脚拔出来了,鞋子还陷在泥浆里,走不动了只好把鞋子从泥里拔出来提在手上,赤脚走在泥水里,常常被地上的石头尖或竹枝刺扎脚。

更可怕的是乡亲们养的鸡鸭狗牛都是放养,粪便随处可见,被雨水那么一冲刷,泥水路面都被染成了青绿色,以至于多年以后发小聚会,每个人的童年恐惧,不是谁在谁的裤兜里放了毛毛虫,也不是上山砍柴密集的草丛中突然露出的土葬棺材,而是学校门前那条雨天污水横流的泥泞小路!

三德小学在村子东头,是十几间青瓦盖的土坯房,摇摇欲坠。娱乐设施也只是滑竹,乒乓球,篮球,操场坑坑洼洼没有铺设水泥的,晴天的时候泥尘滚滚灰尘扑面,雨天像稀泥滩。没有什么电子设备,学生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只能自己动手去制作沙包,或者用绳子剪成花绳来玩,有些孩子用不起那些有弹性的绳子,只能用家里织毛衣的毛绳代替。

学校门前是梅江河,每到下雨天,路上的山上的泥水滚滚而下,浑黄的泥水与江水融为一体,而我们洗衣服都是在梅江河边上,每到这个时候,只能无助地站在河边看着奔腾的浑水等雨停水清了再洗。

再大些,我们到镇上上初中时,别人问起我们村的名字总是不屑,似乎三德村代表的就是落后的穷乡僻壤。那时,我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看着其他同学骑着崭新的自行车穿着雪白的运动鞋,别提有多羡慕了。

往昔的记忆,故乡为我刻上的更多的是不忍直视,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好纷至沓来,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

80年代末,村委会号召村民种马铃薯,种草药,做手工编织,一些年轻人外出做生意的,打工的。短短几年时间,村里盖起了一栋栋小洋楼,我毕业以后回村小学代课,那土坯房也已经换成了小洋楼,孩子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上课,而我们则在干净整洁的办公楼里办公。塑胶地面的操场,规整跑道,玻璃钢篮球架以及花池内的花草树木给校园增添了色彩,多样的娱乐设施使孩子们课间活动更丰富多彩了。

村村通工程实施时,那条让人害怕的黄泥巴路已经变成了水泥道路,那时我已经出嫁,再回娘家时,终于可以把车开到家了。

现在,家乡被规划成最美乡村,那条路边种竹子的地方将建成供人茶余饭后散步的河堤街。每当我回娘家,走在宽阔的马路上,看着家家通上的自来水和梅江河清澈见底的江水,我还是忍不住想起雨天青绿牛粪水横流的泥泞小路,它就像游子的思乡情结,成了刻在骨子里难以忘记的烙印。

审阅:严景新

简评:家乡的黄泥路在童年的记忆中是那么如影随形。随岁月流逝村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字质朴,真情流露。主题内容丰富些童趣的东西或许更妙趣横生。

作者:李丽,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4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