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泥 >> 水泥市场 >> 团体标准用于水泥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材
专家审查组一致通过了《用于水泥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材》和《用于砂浆和混凝土的建筑垃圾再生掺合料》两项团体标准的送审稿,要求标准编制组根据审查会上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送审稿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尽快形成报批稿报批。
附件1:参编邀请函-协会标准《用于水泥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材》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关于《用于水泥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材》团体标准项目立项的通知”(中散协标质[]号),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负责组织《用于水泥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材》(计划号:CBCAJH)协会标准的编制工作,起止时间是年5月至年12月。
我国城镇建设不断加速扩展,城镇改造和建筑工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的建筑拆除垃圾“围困”城镇。据估算,每拆除1万平方米的旧建筑,将产生0.7~1.3万吨的建筑拆除垃圾。大量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运往城镇郊区露天堆放,侵占土地,持续污染土壤、水源、河道和植被等,综合回用建筑垃圾对解决城镇面临的围困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对建筑拆除垃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等方面,未能全组分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另外,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通过消纳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可节约资源和能源。建筑垃圾具有较多活性矿物组分,具备用作水泥活性混合材的条件。研究和实践证明,分别单掺废弃混凝土30%,粘土砖固废10%,可达到P·O42.5的强度等级,废弃混凝土掺量20%以内或废弃粘土砖粉掺量10%以内可部分有效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和活性激发技术,建筑垃圾作为混合材在水泥工业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为使本标准的内容更加科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代表性,使建筑垃圾作为混合材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合理,并保证项目的按时完成,将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中国散协固废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吸纳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标准起草单位。现向全行业征集参编单位,参编单位包括:水泥生产企业、建筑固废相关原材料企业、机械设备企业、实验仪器设备制造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质检单位等,请有意向参加本标准起草的单位,填好回执(见附件),加盖公章后传真/扫描并寄至我单位。
参加协会标准《用于水泥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合材》编制组申请表
附件2:参编邀请函-协会标准《用于砂浆和混凝土的建筑垃圾再生掺合料》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关于《用于砂浆和混凝土的建筑垃圾再生掺合料》团体标准项目立项的通知”(中散协标质[]号),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负责组织《用于砂浆和混凝土的建筑垃圾再生掺合料》(计划号:CBCAJH)协会标准的编制工作,起止时间是年5月至年12月。
我国城镇建设不断加速扩展,城镇改造和建筑工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的建筑拆除垃圾“围困”城镇。据估算,每拆除1万平方米的旧建筑,将产生0.7~1.3万吨的建筑拆除垃圾。大量建筑固废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运往城镇郊区露天堆放,侵占土地,持续污染土壤、水源、河道和植被等,综合回用建筑固废对解决城镇面临的围困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当前对建筑固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等方面,其研究表明将建筑固废(废弃混凝土、砂浆、砖等)磨细后作为混凝土掺合料掺入到混凝土中,可制备出满足要求的混凝土。将建筑固废用于混凝土掺合料在技术上可行,但目前还未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不利于产品技术的推广,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来规范材料,推动建筑固废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对建筑固废的分类和活性激发技术,建筑固废作为掺合料在混凝土工业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为使本标准的内容更加科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代表性,使建筑固废作为掺合料在混凝土工业中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合理,并保证项目的按时完成,将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中国散协固废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吸纳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标准起草单位。现向全行业征集参编单位,参编单位包括:混凝土生产企业、建筑固废相关原材料企业、机械设备企业、实验仪器设备制造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质检单位等,请有意向参加本标准起草的单位,填好回执(见附件),加盖公章后传真/扫描并寄至我单位。
参加协会标准《用于砂浆和混凝土的建筑垃圾再生掺合料》编制组申请表
注:1、以上表填好盖章后发送至: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标准编制工作组。
2、确认加入工作组后,请将项目经费汇入指定账户并将汇款凭证发送至工作组(注明:“标准参编项目经费”)。
3、项目经费唯一指定收款账户:
户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管庄支行(工商68行)
帐号:020080901
标准编制组:编委会主任:崔源声参编联系人:田桂萍方艳欣黄晓研王振华郭金峰手机/(田)(方)(郭)-传真:-邮箱:zghk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