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企业技术人员,几乎天天都在研究原材料,都做试验,都做配合比,但能否提供合格的产品却有待商榷。很多混凝土企业管理混乱,隐患众多,如何解决商混站实际情况与试验室试验时条件严重不吻合的问题,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混凝土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旦质量出了问题难免经济不受损失,但很多管理人员,口头重视质量,管理却很混乱。也许以下现象,你觉得不可思议,但现实中的确存在。(一)砂石混合堆放砂石不能按照粒径、级配品种分别堆放,砂石混堆,有的甚至没有挡墙。有些企业虽然有挡墙,但料堆高过挡墙,造成混堆现象严重,有些在挡墙外砂石卸料时已经严重混堆。一些搅拌站上料过程中不按配合比分仓上料,而是将料粒径不同品种骨料(如粗细、砂,不同粒径石子)混合后上料,造成级配混乱,无法无控制级配和各自的用量,混凝土质量难以控制。(二)粉料仓管理混乱粉料仓标识不清,甚至没有标识,现场无人员指挥,经常发生不同厂家水泥混罐,甚至粉煤灰误入水泥罐的现象。有些管理人员认为,都是P.O42.5水泥,质量相差不大,可以混装。却不知,不同水泥厂家的凝结时间、水泥混合材品种、助磨剂、石膏品种用量都有差别,水泥收缩有很大差别,会增加开裂的风险。有些管理者把不同水泥混用,侥幸没有裂缝的现象归结成经验使用。混凝土企业应加强粉料罐的管理,正确的做法是标识牌上应有厂家、品牌、品种、等级等标识。(三)不检测砂石含水率很多混凝土企业技术人员相信感觉,不进行试验,而是凭感觉估算含水率。更有甚者,有些砂在料场流出一地水,砂子的含水率一年到头都是5%。应重视砂石含水率检测,尤其是砂含水率,从外观上看湿度状态的砂,含泥量不同,细度模数不同均造成含水率有较大差别。因此,应重视砂含水率检测,不能仅凭经验估算,以免误判,造成混凝土用水量偏高,强度降低却不知道原因在哪里。此外,试验室人员配备不足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压缩人员数量,降低生产成本,造成正常的原材料检测不能有效进行。(四)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管理混乱(1)生产过程中调度人员无序发车,造成有的工地车辆积压,有的工地断车,一两小时混凝土不能到达工地。(2)检测人员忽视混凝土出厂检测,不能有效巡检原材料使用情况,完全是配合比输入后“自动生成”,放弃混凝土质量管控。(3)操作人员,私自更改配合比,使用用水量控制坍落度。(4)铲车司机随意上料,造成主机操作用水量控制失控。(5)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罐车司机私自加水,甚至私自添加外加剂调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6)技术性资料管理不规范,出了问题可溯源性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