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县城不是乌托邦,在36线小城挣扎的水泥经

发布时间:2023/2/22 16:30:42   

作者

周嬉皮编辑

尾火故土人也很难

当生活被和高房价挤压得所剩无几时,“逃离北上广”似乎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故土。

回到小城市,置业成家,似乎是一个触手可及的梦想。

年,保持着高人口流入的北京,出现了常住人口负增长,大上海也外流了15万人。但小城市真的能够承载这些年轻人的安居乐业的梦吗?

答案可能是未必。你以为的悠闲宜居可能只存在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故土上的人也很难。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王康,就是挣扎于小城的谋生之人,他的故事或许是很多36线小城生意人的缩影。

走出实验室,走向水泥经销商

“干我们这行的,都比同龄人看上去大5岁”

王康是红狮水泥的经销商,他在湖南省株洲市一个乡镇上拥有一个近平的店面。夫妻二人,三个女儿,一家五口日常生活起居都在这里。三个女儿最大的上高中,最小的才小学四年级,妻子要照顾生活起居,而王康则负责店内所有体力活。

我见到他的时候,王康正在搬水泥。他身着蓝色套装,灰头土脸,看着就是一副水泥工人的模样。

“今年已经是我做水泥经销商第11个年头了,这个行业赚的就是汗水钱。”他笑着说,伸手擦了擦汗。

水泥搬运工正在搬运水泥

水泥经销商的职业还需要从十几年前说起,他似乎有着水泥人的根基。

十几年前,株洲云阳水泥厂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的一块空地上拔地而起,是一家拥有超名员工的国企。王康就是这家水泥厂实验室的员工,取水泥样本进行化验,检测是否合格,这就是他的全部工作内容。实现了“月入”的小目标,勉强维持生活。

“拿着我也看不太懂的试剂,一番操作,如果烧干净了就是好的,没烧干净就不合格。”王康如此描述实验室工作内容。

员工正在水泥厂实验室检验产品质量

在0年初,刮起了一阵自建房风,当地村民有着“家门口就是水泥厂”的便利条件,对水泥的需求旺盛。但水泥厂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但也对当地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家水泥国企随之淹没在了硝烟中,王康也随之失业。

失业对于王康而言,只是没有了经济来源,不代表没有了消息来源。彼时王康依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6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