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GTJ2018学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2/10/31 8:59:33   

1.1软件学习要求

1.广联达GTJ是何方神圣,操作广联达≠会做预算

广联达GTJ是一款算量软件,市面上的算量软件有斯维尔、鲁班等,凡是软件都可以归纳为傻瓜式软件,因为软件都是写好的程序,如果图纸设计与软件默认的计算不一致,软件不会自动判断我们图纸是怎么设计的,这就需要我们扎实的基础知识,从而操作软件,让软件算多少就是多少,而不是被软件绑架,画图和画上去是两个概念,但是广联达确实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广联达不是万能的,相当于一部分是需要手算的,所以会操作广联达≠会做预算。

2.如何学习好广联达GTJ?

简单讲广联达建模过程本质是,把图纸设计的信息正确的反应到模型上,并且让软件正确计算,所以学好广联达的前提是看懂图纸,另外加上扎实的专业基础。比如绘制钢筋必须懂16G三本图集,人防07FG1-5五本图集,清单定额相关规则。

3.本套课程学习要求

由于本套课程不是采用构件刷做法,采用的是表格提量,因此本课程的核心是构件的标准化命名,标准化命名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提取相关工程量,统计工程量需要学习EXCEL的相关知识。

1.2绘图前准备工作

1.图纸设计流程

(1)、工程图纸分为民用部分和人防部分。

(2)、首先要有民用设计资质的设计院进行民用图纸设计,每个地块需要单独设计人防,所以民用图纸需要交由有人防设计资质的设计院进行设计,人防一般需要考虑抵抗常规武器炸药冲击波,核武器辐射等,一般会在民用图纸上进行尺寸加厚,钢筋加强等二次设计,而且人防区域作为战时指挥所或者人员隐蔽场所,一般会进行重新的建筑布局,称为战时建筑平面图,战时建筑平面图是作为战争预警前才进行封堵,不作为预算的依据。

(3)、无论什么图纸都会晒成蓝图,最终盖上设计院、一级结构设计工程师的章才会正式运用施工。

2.算量使用的图纸准备

(1)、必须保证自己手中的图纸是最终晒成蓝图的电子版图纸。

(2)、手中除了本次要画的主楼图纸,必须要有完整的民用车库和人防车库图纸。

(3)、对于自己手中的电子版图纸认真核对下目录的页数是不是和每一张图号都能对上,有缺失的及时告诉项目负责人,并告知甲方及时联系图纸。

(4)、根据项目负责人的要求,明确业主委托合同的工程计算范围,比如外墙涂料、保温是否单独发包等。

(5)、主楼和车库绘制人员要做好工作面的划分,一定及时沟通,避免重复的工作。

(6)、明确本次预算计价模式,清单计价、定额计价还是模拟清单计价,了解清楚是否有特殊的计算规则。

(7)、随从发来的图纸是否有图纸会审纪要或设计院发出的图纸答疑文件。

(8)、最重要的一点,所有甲方发送的资料必须经过公众邮箱,避免后期出现扯皮现象。

3.充分了解自己绘制工程的特点

(1)、首先结合民用车库图纸,看一下自己的主楼是否在人防区,或者部分在人防区,自己的主楼是否完全在车库的中间还是靠边。

(2)、如果人防图纸来的比较晚,你的工程又恰好在人防区,建议大家先绘制人防区以外的区域。

(3)、根据自身的分配任务,制定一个合理的进度计划,然后严格按照工作节点完成。

(4)、做工程的同时,打开一个WORD文档,把在工作中的图纸问题记录并附上短暂的处理方法,一般设计院会给2-3次图纸答疑机会,如果一样的处理方式则不修改,不一样按设计院答复。

(5)、建议大家每做一个项目,新建一个文件夹,把图纸、合同、答疑、模型归类,以便日后快速查询,切勿胡乱放置。

1.3软件前期设置

1.新建工程

(1)、项目名称:按照楼号命名即可。

(2)、平法规则选取依据:结构图纸设计列出的参考图集。

(3)、计算规则选取依据:根据项目的计价方式,本案例按招标控制价,各省可选择清单和相应地区定额即可。

(4)、清单定额库的选择:有些时候打开软件发现没有清单及定额选项,是因为没有安装广联达的GCCP计价软件。

5.钢筋汇总方式为按外皮和中心线两种方式,看自己省份定额规定

2.工程设置:蓝色字体为公有属性,黑色字体为私有属性

(1)、工程信息:只要求抗震等级和室外设计地坪准确。

注意:如果图纸抗震构造措施为2级,抗震等级为三级,以抗震构造措施为主。

注意:檐高、结构类型、设防烈度决定抗震等级,若图纸没有给抗震等级,则需要输入以上三个数据。

(2)、楼层设置:楼层设置(按照图纸楼层表设置)、构件抗震等级、混凝土标号、保护层信息。(注意:基础垫层承台梁均为非抗震构件。混凝土标号保护层厚度按图纸填写。可以逐层设置,也可以设置标准层数据,直接复制到其它层)。

(3)、土建设置:见后期。

(4)、钢筋设置:线密度、弯钩调整增加值计算,图元抗震和工程抗震的区别。(选图元抗震,否则非抗震构件弯钩长度计算不对,参照图集16g-1第62页)

注意:1.弯弧度算法:假设a级钢筋,D=2.5d,d为钢筋直径,则中心线圆弧长度为2*3.14*(2.5d/2+0.5d)*角度/°,而外皮中心长度为:2.5d/2+d,则弯弧度为两者差值。以此类推。

1.4轴网识别

1.手动建轴网及轴网二次编辑功能

(1)、新建轴网。

(2)、输入下开间、上开间、左进深、右进深进深。

(3)、轴号编序。

(4)、轴网的二次编辑(修改轴距、修改轴号、修改轴号位置)。

(5)、辅助轴线(平行、两点等)。

2.轴网识别

(1)、图纸手动分割,不允许自动分割,弊端很多(比如单幅图框中有两个图纸不允许分割)(注意:图纸分割后对应楼层不要对应)。

(2)、提取轴线。

(3)、提取标注。

(4)、自动识别。

(5)、无论手动还是自动识别,必须对开间和进深两个方向的总尺寸进行核对,识别时用实际图纸设计的长度进行识别。

1.5筏板绘制

1.筏板绘制准备工作

重中之重:明确地库筏板和主楼筏板之间的绝对高程,确定两者之间相对位置关系。

(1)、明确人防区和非人防区筏板界限限定。

(2)、明确筏板混凝土强度及抗渗等级。

(3)、明确筏板保护层厚度。注意:如果筏板的底面、侧面、上面的保护层不一样,分别为50,20,50,可以在属性列表中输入,50/20/50。

(4)、明确筏板厚度,图中找到筏板对应信息。

(5)、明确筏板顶标高。

(6)、明确筏板侧边封边构造方式。详细参照16G-3第93页侧面封边构造。

(7)、明确筏板侧边封边构造钢筋

(8)、明确主楼筏板和地下车库变截面放坡。

(9)、明确人防区筏板拉筋的钢筋信息。

2、筏板命名标准

筏板-厚度-抗渗等级-是否提量,例如:FB--p6-不提量(填充颜色)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

2.绘制流程:基础层-定位图纸-查看比例-定义构件-直线绘制-整体(或多边)偏移3M-按边界分割车库和主楼筏板-调整车库筏板厚度(删除车库筏板封边钢筋信息)-设置主楼和车库筏板变截面。

注意:如果想再原构件中命名出一个不同属性的构件,那么先改名称,再改属性。本例中在mm厚筏板中分出一个mm厚新筏板构件,先改名筏板为FB--P6-不提量,然后修改厚度mm。

重中之重:必须算出主楼筏板与地库筏板相对标高(换算出主楼筏板与地库筏板相对标高,主楼筏板标高-6.33m相当于87.57m,车库左侧筏板绝对标高88.65m,右侧筏板绝对标高87.40m,通过换算分别为-5.25和-6.5m。地库筏板钢筋信息全部删除)。

设置边坡:根据图纸设置变截面(坡度角、出边距离),根据图纸调整钢筋的外形(锚固长度32D是根据前面设置的)。

1.6筏板主筋绘制

1.筏板主筋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筏板配筋信息和位置。

2.筏板主筋命名标准

钢筋信息-底筋(面筋):c8

(底筋)/c8

(面筋)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单板或多板。

2.绘制流程:修改名称-类别-钢筋信息-单板/多板/自定义范围-水平/垂直/XY。

重点:选择所有筏板主筋,可以在钢筋-节点设置中设置节点1和节点2,修改封边构造由12d变成相交mm。

1.7筏板附加筋绘制

1.筏板附加钢筋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筏板附加钢筋的配筋信息和布筋范围。

2.明确筏板附加钢筋的左右标注长度。

2.筏板附加钢筋命名标准

钢筋信息-附加筋:c8

-附加筋。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画线/点选识别布置。

2.手动绘制流程:名称-钢筋信息-左右长度标注-直线绘制。

3.识别绘制流程:定位CAD图-识别筏板负筋-提取筏板钢筋线-提取筏板钢筋标注(可以把中间的圈一起提取进去)-点选识别筏板负筋-输入左右标注-画直线确定布筋范围-调整负筋位置(左右标注错误可以单击修改)。

4.注意事项

1.无论是底部还是面部的附加钢筋一般都用负筋绘制。

2.负筋绘制的好处:绘制多长就计算多长。

3.负筋绘制的缺点:在端部布置时没有筏板的范围也会计算钢筋,此时分成两段绘制。(注意:图纸中这个c18-的附加钢筋一直布置到筏板边缘,在没有筏板的位置将其分两段进行绘制,画完之后可以查看布筋范围)

1.8筏板阳角放射筋绘制

1.筏板阳角放射筋绘制准备工作

明确筏板阳角放射筋的配筋信息及布筋位置。

2.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表格输入。(注意:阳角放射筋确定根数及长度,在表格输入中新建构件,命名筏板阳角放射筋,表格中输入单根长度mm,总根数,软件自动计算出总重量)

2.阳角与阴角的区分?

1.9筏板处理总结难点

1.筏板侧面构造纵筋长度的分析

结论:没有图集,依据,也不能查看三维,

1.够直锚就直锚。

2.不够就弯折15d,

2.筏板变截面位置仍然需要布置U型封边筋和侧边构造时该怎么处理?

处理方法:采用自定义线处理,自定义线与其他构件不发生扣减,它的缺点就是不与其他构件发生扣减,但是处理本问题反而是优点。

3.典型特殊筏板主筋封边及变截面特殊情况处理(处理方法)

1.借助交错封边构造节点,将上下主筋交错的改为0。

2.调整变截面的节点设置甚至端部弯折,再调整弯折长度。

4.筏板主筋调整节点,千万注意布置范围问题(处理方法)

调整节点特别是动变截面的节点,一定要看一道主筋是否横跨了多个变截面,如果仅仅需要处理某一处的变截面,这时候这个位置的钢筋要单独布置,单独调整这根钢筋的变截面节点。

5.巧用筏板变截面处理隔一布一同筏板配筋的车库截水沟

处理方法:1.分割截水沟筏板。2.调整筏板厚度、标高,设置变截面。3.采用多板布筋。

6.巧用筏板变截面处理变标高位置下柱墩(处理方法)

1.分割不同高度下柱墩范围筏板。

2.分别调整不同高度范围筏板厚度。

3.采用多板布筋方式分别布置底筋和面筋。

7.筏板马凳筋的特殊处理方式

1.简单“几”字形可以在软件中直接输入。

2.特殊类型的需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借助CAD中直线偏移功能来计算竖向支撑数量,水平支撑钢筋可以用软件面筋单向布置一下节点来计量。

1.10筏板计算设置及节点详解

1.筏板计算设置分析

哪里不对改哪里,前提是你知道哪里与图集和设计要求的不一致。

2.筏板节点设置分析

哪里不对改哪里,前提是你知道哪里与图集和设计要求的不一致。

1.11集水坑的绘制及难点解析

1.集水坑绘制的准备工作

1.明确集水坑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

2.明确集水坑坑板顶标高、坑底板厚度、底边出边距离、放坡角度。

3.明确集水坑底部配筋、坑面筋配置、坑壁水平筋配筋、坑底斜面钢筋配置。

4.明确是否多个集水坑相连,中间是否有隔墙。(难点)

5.明确预制盖板下是否有挑耳。

6.分清集水坑与电梯井坑的区别:集水坑必有盖板和篦子,电梯基坑没有,除非电梯基坑兼做集水坑就没有盖板,但是软件里就叫做集水坑。

2.集水坑命名标准

名称-抗渗等级:JSK-1-P6(集水坑的混凝土和及模板工程量定额归到筏板)

3.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点绘制-直线绘制。

2.绘制流程:定位CAD图-定义矩形或自定义集水坑-正确输入相关信息-点布或直线布置。(F4切换插入点,输入参数)

4.集水坑常见的难点和处理方法

1.连体集水坑,中间有隔墙,处理方法:相邻若是底标高相同,按照一个集水坑绘制,若是有高差,中间隔墙位置决定集水坑坑口大小,集水坑坑口尺寸取决于剪力墙生根在相邻的哪个集水坑上,在哪个集水坑上哪个集水坑坑口尺寸就需要包括该墙厚。(注意:本例中利用自定义集水坑,将剪力墙位置一起画到集水坑里,剪力墙课程里并未画,如何处理钢筋很关键?)

2.90°集水坑如何绘制:处理方法:调整计算设置(调整放坡和角度),调整计算设置:汇总完成后-编辑钢筋-锁定(注意:在计算规则-基础第39条中将弯折长度输入为LAE,软件如果不行,则采用编辑钢筋中修改锁定处理这个问题)。

3.民用图纸设计中集水坑位置和尺寸与人防图不一致怎么办:直接参照人防图的位置和尺寸配筋进行布置。

1.12混凝土垫层及砂石褥垫层绘制

1.垫层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所绘制楼在车库的位置,以便确定垫层的出边范围。

2.明确垫层的材质、厚度及出边距离。

3.明确先绘制最下方的砂石褥垫层,然后再绘制混凝土垫层。

2.垫层命名标准

位置-厚度,筏板砼垫层-/筏板砂石褥垫层-/集水坑褥垫层-/集水坑砂石褥垫层-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采用智能布置。

2.绘制顺序:定义面式垫层-智能布置-F3选择需要布置的构件-右键确定-填写出边距离(本案例为0)-调整垫层顶标高(注意:顶标高是私有属性,必须F3选中后再修改)-分割需要出边的垫层-多边偏移出边距离-合并垫层(注意:90度一侧的集水坑的垫层可以采用查看计算式查看面积,然后乘厚度)。

4.垫层绘制注意事项

1.看清楚主楼所在地库位置,如果全部是在车库,那么主楼筏板四边都需要和车库相接位置变截面,也不需要设置出边距离。

2.如果是部分和车库相连,那么相连位置垫层没有出边距离。不与筏板相接部分按照图纸设计进行封边。

3.独立基础下一般只有混凝土垫层没有砂石褥垫层。

1.13人防墙绘制及难点解析

1.主体的绘制程序

剪力墙、框架柱-连梁,框架梁-暗柱-板

2.人防墙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人防剪力墙的范围。

2.明确混凝土强度等级。

3.明确人防剪力墙抗渗等级。

4.明确人防剪力墙保护层厚度

5.明确人防剪力墙拉筋的布置方式:梅花或者矩形布置

6.明确人防剪力墙墙身的厚度

7.明确人防剪力墙水平及垂直配筋。

8.明确人防剪力墙是否存在水平加强筋,垂直加强筋,压墙筋,压脚筋等特殊钢筋。

3.人防墙命名标准

Q-厚度-定额属性砼标号-坑渗等级-外

Q--人防直形墙C30-p6-外(前期绘图全部按本条命名,内外墙也不区分)/Q--人防电梯井壁C30-p6/Q--人防短肢剪力墙C30/Q--人防矩形柱C30。

4.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

2.绘制流程:定位图纸-定义剪力墙-直线绘制(满绘,暗柱范围也要满画)-检查图元方向-区分内外墙及电梯井壁墙-汇总计算内外墙区分是否正确-调整需要调整的节点设置。(注意:LKQ1等剪力墙的拉筋是梅花布置,如果修改其私有属性或者其节点,图形会变成网格状,最好在计算设置-节点设置中统一修改)。

5.绘制注意事项

1.一般临土侧剪力墙(无论是否为人防)左右配筋可能不一致,不一样时绘制需要注意绘制方向,配筋相同则不用。

2.一般临土侧剪力墙左右保护层可能不一致,不一致时绘制按顺时针方向绘制,保护层一样时无限制。保护层方向对剪力墙本身工程量不影响,但是对板或者梁在墙里面的锚固长度有影响,必须绘制正确。

3.注意绘制时输入压墙筋、压脚筋。

4.特别注意:一般绘制人防时,要优先绘制人防构件,然后绘制主体构件,本工程人防墙的标高是基础到地下室顶板,在-1层和-2层分别绘制人防墙。

1.14人防门框墙绘制及难点解析

1.人防门框墙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人防门框墙的类型、配筋。

2.人防门框墙命名标准

人防门框墙名称;MKQ-1

3.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点布。

2.绘制流程:定位图纸-定义人防门框墙-点布人防门框墙。

4.绘制注意事项

1.人防门框墙绘制时工程量特别大,为了方便可以把量筋表打印出来。

2.布置人防门框墙前一定要布置一道没有钢筋,与其厚度相同的填充墙,否则钢筋将计算重复。(注意:填充墙和门封堵一边宽,删除钢筋)

3.人防门框墙的竖向顶部尺寸是根据层高由下往上推算出。

4.洞口加筋在这里,输入时候直接输入每个角的加筋,软件自动出总个数。

5.当悬臂式两侧需要输入成0的时候,软件默认最小为1,直接输入1即可。

1.15.1地下民用剪力墙绘制及难点解析

1.地下民用剪力墙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剪力墙的位置。

2.明确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3.明确剪力墙的抗渗等级。

4.明确剪力墙的保护层厚度(特别注意临土外墙)

5.明确剪力墙的拉筋布置方式

6.明确剪力墙的墙身厚度

7.明确剪力墙的垂直及水平配筋

8.明确剪力墙是否存在水平加强筋、垂直加强筋、压墙筋、压脚筋等特殊钢筋。

9.为什么地下外墙这么命名:因为施工中,为了防止外墙防水20年到期后地下水腐蚀混凝土墙体,地下室外墙和人防墙不得采用套管,模板采用一次摊销,为了分量的时候和别的墙体区分而这么命名。

2.剪力墙命名标准

Q-厚度-定额属性砼标号-抗渗等级-外

Q--人防直形墙C30-p6-外(前期绘图全部按本条命名,内外墙也不区分)/Q--人防电梯井壁C30-p6/Q--人防短肢剪力墙C30/Q--人防矩形柱C3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

2.绘制流程:定位图纸-定义剪力墙(可以识别剪力墙表,删除多余行后识别)-直线绘制(满绘,暗柱范围也要满画,只画外墙部分,因为内部剪力墙不需要抗渗混凝土)-检查图元方向-区分内外墙及电梯井壁墙-汇总计算内外墙区分是否正确-调整需要调整的节点设置。

4.绘制注意事项

1.一般临土侧剪力墙(无论是否为人防)左右配筋可能不一致,不一样时绘制需要注意绘制方向,配筋相同则不用。

2.一般临土侧剪力墙左右保护层可能不一致,不一致时绘制按顺时针方向绘制,保护层一样时无限制。保护层方向对剪力墙本身工程量不影响,但是对板或者梁在墙里面的锚固长度有影响,必须绘制正确。

3.注意绘制时输入压墙筋、压脚筋。

4.绘制剪力墙时遇到暗柱画到哪(暗柱在不同的剪力墙之间,那么画到暗柱中点即可)。

1.15.2地上民用剪力墙绘制及难点解析

1.地上民用剪力墙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剪力墙的位置。

2.明确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3.明确剪力墙的抗渗等级。

4.明确剪力墙的保护层厚度(特别注意临土侧外墙)

5.明确剪力墙的拉筋布置方式

6.明确剪力墙的墙身厚度

7.明确剪力墙的垂直及水平配筋

8.明确剪力墙是否存在水平加强筋、垂直加强筋、压墙筋、压脚筋等特殊钢筋。

2.剪力墙命名标准

Q-厚度-定额属性砼标号-抗渗等级-外

Q--人防直形墙C30-p6-外(前期绘图全部按本条命名,内外墙也不区分)/Q--人防电梯井壁C30-p6/Q--人防短肢剪力墙C30/Q--人防矩形柱C3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

2.绘制流程:定位图纸-定义剪力墙-直线绘制(满绘,暗柱范围也要满画)-检查图元方向-区分内外墙及电梯井壁墙-汇总计算内外墙区分是否正确-调整需要调整的节点设置。

4.绘制注意事项

1.一般临土侧剪力墙(无论是否为人防)左右配筋可能不一致,不一样时绘制需要注意绘制方向,配筋相同则不用。

2.一般临土侧剪力墙左右保护层可能不一致,不一致时绘制按顺时针方向绘制,保护层一样时无限制。保护层方向对剪力墙本身工程量不影响,但是对板或者梁在墙里面的锚固长度有影响,必须绘制正确。

3.注意绘制时输入压墙筋、压脚筋。

1.16连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连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连梁设计的位置,如果连梁和框架梁在一张图纸上,直接识别梁即可,如果在剪力墙的图纸上,先绘制连梁,因为连梁很可能是框架梁的支座,如果不先绘制连梁,则框架梁无法绘制,本套图纸属于后者。

2.明确连梁的配筋,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连梁表,一种是平法标注,重点分析连梁表,难点在连梁所属楼层。(注意:因为剖面图是人在上面往下投影,墙、柱等构件都属于本层构件,但是只能看到属于下一层的连梁、梁、板,所以绘制连梁、梁、板要往下减一层,比如连梁表中属于-1层,那么绘制时在-2层绘制,绘制-2层梁和板要在用-1层的底图)

3.明确连梁的混凝土标号、保护层厚度。

4.明确是否存在LLK框架连梁,LLK必须采用连梁绘制。

5.明确连梁是否存在特殊的受扭或构造腰筋,重点分析连梁受扭腰筋的正确处理方法。

6.明确连梁两侧是否存在对角斜筋/折线筋。

2.连梁命名标准:名称(跨数)-截面尺寸-定额属性砼标号

LLK1-*-直行墙C30

此处对LLK行业争议较大,有些人认为套矩形梁,有人认为套剪力墙,看立场。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识别绘制(本例直线绘制)。

2.绘制流程:定位图纸-识别连梁表(在表格所属楼层这列修改连梁所属楼层)-提取边线-自动提取标注-点选识别连梁-检查图元方向重提梁跨-调整支座-点选识别原位标注-识别腰筋-提取钢筋和标注-自动识别。

4.绘制注意事项

1.连梁表上方显示楼层比模型高一层,因此识别连梁表时修改其所属楼层。

2.连梁绘制一定要注意将顶层的连梁钢筋属性中是否为顶层连梁调整为是。

3.连梁受扭腰筋正确的处理方式重提连梁梁跨。(重中之重:软件在计算连梁受扭腰筋是错误的,因为根据16G-1第17页带N的连梁受扭腰筋在支座的锚固要求同连梁的受力钢筋,即满足直锚为max(LAE,),不满足直锚为15D,所以在软件中处理要重提梁跨)

4.连梁的对角斜筋以及折线输入时只输入一半数据,不能全部写总数。

5.连梁表中识别过程中受扭筋前面的N识别不上,因此先删除后面绘制时再进行修改(注意:内蒙古广联达不存在这个问题)。

6.连梁上方若有附加箍筋,一般是识别不上去,需要在平法表格中单独输入,注意对称位置同时修改。

7.顶层位置连梁要把是否顶层连梁改为是。

1.17.1负2层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梁混凝土强度

2.明确梁保护层厚度

3.明确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信息

4.明确梁尺寸位置和标高

5.明确梁附加箍筋数量及吊筋配筋

6.明确梁下部钢筋是否存在下部不深入支座的钢筋

7.明确梁要求是否计算梁垫铁。

8.明确梁是够存在水平加腋或垂直加腋。

9.原则上先处理人防区的梁,因为人防区的梁和非人防区梁位置重叠但是配筋不一样,所以先绘制人防区的梁免得工程量重复。

2.梁命名标准

名称(跨数)-截面尺寸-定额属性砼标号

WKL/KL(2)-*-矩形梁C30/WKL/KL(2)-*-弧形梁C30/WKL/KL(2)-*-矩形梁C30-超2次/TL(1)-*-不提量/l(1)-阳台梁c30/L2(1)-有梁板C3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选识别直线绘制(打开正交)

2.绘制流程:导入梁图-定位-提取边线-自动提取标注-点选识别梁-调整支座位置(梁调整到剪力墙边)-重提梁跨-调整支座-点选识别原位标注-应用到同名梁-识别吊筋-提取钢筋和标注-自动识别-输入吊筋信息和加筋个数-汇总计算(梁角度相交角度过小处理方法:先用SHIFT+左键偏移,再延伸即可)。

4.绘制注意事项

1.首先识别有集中标注及作为支座的梁,之后识别次梁。

2.在识别原位标注前保证所有梁处于绿色状态且支座位置正确。

3.每识别一个原位标注都要应用到同名梁,如果左右原位标注不一致一定要检查下,平法表格中调整下起始跨。

4.识别梁的附加钢筋和吊筋很容易遗漏,不要忘记操作。

5.可以在查改吊筋的界面修改吊筋个数。

6.定义-添加前后缀-选中需要改名的梁-统一添加后缀名。

1.17.2负1层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梁混凝土强度

2.明确梁保护层厚度

3.明确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信息

4.明确梁尺寸位置和标高

5.明确梁附加箍筋数量及吊筋配筋

6.明确梁下部钢筋是否存在下部不深入支座的钢筋

7.明确梁要求是否计算梁垫铁。

8.明确梁是够存在水平加腋或垂直加腋。

9.原则上先处理人防区的梁,因为人防区的梁和非人防区梁位置重叠但是配筋不一样,所以先绘制人防区的梁免得工程量重复。

2.梁命名标准

名称(跨数)-截面尺寸-定额属性砼标号

WKL/KL(2)-*-矩形梁C30/WKL/KL(2)-*-弧形梁C30/WKL/KL(2)-*-矩形梁C30-超2次/TL(1)-*-不提量/l(1)-阳台梁c3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选识别直线绘制(打开正交)

2.绘制流程:导入梁图定位-提取边线-自动提取标注-点选识别梁-调整支座位置(梁调整到剪力墙边)-重提梁跨-调整支座-点选识别原位标注-识别吊筋-提取钢筋和标注-自动识别-汇总计算。

4.绘制注意事项

1.首先识别有集中标注及作为支座的梁,之后识别次梁。

2.在识别原位标注前保证所有梁处于绿色状态且支座位置正确。

3.每识别一个原位标注都要应用到同名梁,如果左右原位标注不一致一定要检查下,平法表格中调整下起始跨。

4.识别梁的附加钢筋和吊筋很容易遗漏,不要忘记操作。

1.17.31层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梁混凝土强度

2.明确梁保护层厚度

3.明确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信息

4.明确梁尺寸位置和标高

5.明确梁附加箍筋数量及吊筋配筋

6.明确梁下部钢筋是否存在下部不深入支座的钢筋

7.明确梁要求是否计算梁垫铁。

8.明确梁是够存在水平加腋或垂直加腋。

9.原则上先处理人防区的梁,因为人防区的梁和非人防区梁位置重叠但是配筋不一样,所以先绘制人防区的梁免得工程量重复。

2.梁命名标准

名称(跨数)-截面尺寸-定额属性砼标号

WKL/KL(2)-*-矩形梁C30/WKL/KL(2)-*-弧形梁C30/WKL/KL(2)-*-矩形梁C30-超2次/TL(1)-*-不提量/l(1)-阳台梁c3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选识别直线绘制(打开正交)

2.绘制流程:导入梁图定位-提取边线-自动提取标注-点选识别梁-调整支座位置(梁调整到剪力墙边)-重提梁跨-调整支座-点选识别原位标注-识别吊筋-提取钢筋和标注-自动识别-汇总计算。

4.绘制注意事项

1.首先识别有集中标注及作为支座的梁,之后识别次梁。

2.在识别原位标注前保证所有梁处于绿色状态且支座位置正确。

3.每识别一个原位标注都要应用到同名梁,如果左右原位标注不一致一定要检查下,平法表格中调整下起始跨。

4.识别梁的附加钢筋和吊筋很容易遗漏,不要忘记操作。

1.17.42-9层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梁混凝土强度

2.明确梁保护层厚度

3.明确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信息

4.明确梁尺寸位置和标高

5.明确梁附加箍筋数量及吊筋配筋

6.明确梁下部钢筋是否存在下部不深入支座的钢筋

7.明确梁要求是否计算梁垫铁。

8.明确梁是够存在水平加腋或垂直加腋。

9.原则上先处理人防区的梁,因为人防区的梁和非人防区梁位置重叠但是配筋不一样,所以先绘制人防区的梁免得工程量重复。

2.梁命名标准

名称(跨数)-截面尺寸-定额属性砼标号

WKL/KL(2)-*-矩形梁C30/WKL/KL(2)-*-弧形梁C30/WKL/KL(2)-*-矩形梁C30-超2次/TL(1)-*-不提量/l(1)-阳台梁c3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选识别直线绘制(打开正交)

2.绘制流程:导入梁图定位-提取边线-自动提取标注-点选识别梁-调整支座位置(梁调整到剪力墙边)-重提梁跨-调整支座-点选识别原位标注-识别吊筋-提取钢筋和标注-自动识别-汇总计算。

4.绘制注意事项

1.首先识别有集中标注及作为支座的梁,之后识别次梁。

2.在识别原位标注前保证所有梁处于绿色状态且支座位置正确。

3.每识别一个原位标注都要应用到同名梁,如果左右原位标注不一致一定要检查下,平法表格中调整下起始跨。

4.识别梁的附加钢筋和吊筋很容易遗漏,不要忘记操作。

1.17.-15层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梁混凝土强度

2.明确梁保护层厚度

3.明确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信息

4.明确梁尺寸位置和标高

5.明确梁附加箍筋数量及吊筋配筋

6.明确梁下部钢筋是否存在下部不深入支座的钢筋

7.明确梁要求是否计算梁垫铁。

8.明确梁是够存在水平加腋或垂直加腋。

9.原则上先处理人防区的梁,因为人防区的梁和非人防区梁位置重叠但是配筋不一样,所以先绘制人防区的梁免得工程量重复。

2.梁命名标准

名称(跨数)-截面尺寸-定额属性砼标号

WKL/KL(2)-*-矩形梁C30/WKL/KL(2)-*-弧形梁C30/WKL/KL(2)-*-矩形梁C30-超2次/TL(1)-*-不提量/l(1)-阳台梁c3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选识别直线绘制(打开正交)

2.绘制流程:导入梁图定位-提取边线-自动提取标注-点选识别梁-调整支座位置(梁调整到剪力墙边)-重提梁跨-调整支座-点选识别原位标注-识别吊筋-提取钢筋和标注-自动识别-汇总计算。

4.绘制注意事项

1.首先识别有集中标注及作为支座的梁,之后识别次梁。

2.在识别原位标注前保证所有梁处于绿色状态且支座位置正确。

3.每识别一个原位标注都要应用到同名梁,如果左右原位标注不一致一定要检查下,平法表格中调整下起始跨。

4.识别梁的附加钢筋和吊筋很容易遗漏,不要忘记操作。

1.17.-17层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梁混凝土强度

2.明确梁保护层厚度

3.明确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信息

4.明确梁尺寸位置和标高

5.明确梁附加箍筋数量及吊筋配筋

6.明确梁下部钢筋是否存在下部不深入支座的钢筋

7.明确梁要求是否计算梁垫铁。

8.明确梁是够存在水平加腋或垂直加腋。

9.原则上先处理人防区的梁,因为人防区的梁和非人防区梁位置重叠但是配筋不一样,所以先绘制人防区的梁免得工程量重复。

2.梁命名标准

名称(跨数)-截面尺寸-定额属性砼标号

WKL/KL(2)-*-矩形梁C30/WKL/KL(2)-*-弧形梁C30/WKL/KL(2)-*-矩形梁C30-超2次/TL(1)-*-不提量/l(1)-阳台梁c3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选识别直线绘制(打开正交)

2.绘制流程:导入梁图定位-提取边线-自动提取标注-点选识别梁-调整支座位置(梁调整到剪力墙边)-重提梁跨-调整支座-点选识别原位标注-识别吊筋-提取钢筋和标注-自动识别-汇总计算。

4.绘制注意事项

1.首先识别有集中标注及作为支座的梁,之后识别次梁。

2.在识别原位标注前保证所有梁处于绿色状态且支座位置正确。

3.每识别一个原位标注都要应用到同名梁,如果左右原位标注不一致一定要检查下,平法表格中调整下起始跨。

4.识别梁的附加钢筋和吊筋很容易遗漏,不要忘记操作。

1.17.层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梁混凝土强度

2.明确梁保护层厚度

3.明确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信息

4.明确梁尺寸位置和标高

5.明确梁附加箍筋数量及吊筋配筋

6.明确梁下部钢筋是否存在下部不深入支座的钢筋

7.明确梁要求是否计算梁垫铁。

8.明确梁是够存在水平加腋或垂直加腋。

9.原则上先处理人防区的梁,因为人防区的梁和非人防区梁位置重叠但是配筋不一样,所以先绘制人防区的梁免得工程量重复。

2.梁命名标准

名称(跨数)-截面尺寸-定额属性砼标号

WKL/KL(2)-*-矩形梁C30/WKL/KL(2)-*-弧形梁C30/WKL/KL(2)-*-矩形梁C30-超2次/TL(1)-*-不提量/l(1)-阳台梁c3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选识别直线绘制(打开正交)

2.绘制流程:导入梁图定位-提取边线-自动提取标注-点选识别梁-调整支座位置(梁调整到剪力墙边)-重提梁跨-调整支座-点选识别原位标注-识别吊筋-提取钢筋和标注-自动识别-汇总计算。

4.绘制注意事项

1.首先识别有集中标注及作为支座的梁,之后识别次梁。

2.在识别原位标注前保证所有梁处于绿色状态且支座位置正确。

3.每识别一个原位标注都要应用到同名梁,如果左右原位标注不一致一定要检查下,平法表格中调整下起始跨。

4.识别梁的附加钢筋和吊筋很容易遗漏,不要忘记操作。

1.17.8机房层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梁混凝土强度

2.明确梁保护层厚度

3.明确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信息

4.明确梁尺寸位置和标高

5.明确梁附加箍筋数量及吊筋配筋

6.明确梁下部钢筋是否存在下部不深入支座的钢筋

7.明确梁要求是否计算梁垫铁。

8.明确梁是够存在水平加腋或垂直加腋。

9.原则上先处理人防区的梁,因为人防区的梁和非人防区梁位置重叠但是配筋不一样,所以先绘制人防区的梁免得工程量重复。

2.梁命名标准

名称(跨数)-截面尺寸-定额属性砼标号

WKL/KL(2)-*-矩形梁C30/WKL/KL(2)-*-弧形梁C30/WKL/KL(2)-*-矩形梁C30-超2次/TL(1)-*-不提量/l(1)-阳台梁c3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选识别直线绘制(打开正交)

2.绘制流程:导入梁图定位-提取边线-自动提取标注-点选识别梁-调整支座位置(梁调整到剪力墙边)-重提梁跨-调整支座-点选识别原位标注-识别吊筋-提取钢筋和标注-自动识别-汇总计算。

4.绘制注意事项

1.首先识别有集中标注及作为支座的梁,之后识别次梁。

2.在识别原位标注前保证所有梁处于绿色状态且支座位置正确。

3.每识别一个原位标注都要应用到同名梁,如果左右原位标注不一致一定要检查下,平法表格中调整下起始跨。

4.识别梁的附加钢筋和吊筋很容易遗漏,不要忘记操作。

5.因为机房层层高4.7m,超过标准3.6m为0.9m,根据定额规则机房层的连梁、剪力墙、梁后缀名改为LL8-直形墙C30-超2次、Q1--直形墙C30-超2次、DGL(1)-矩形梁C30-超2次。

1.18.1负2层板绘制及难点解析

1.板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板混凝土强度。

2.明确板厚度

3.明确板标高

4.明确板顶层位置是否存在坡屋面

5.明确水暖电井部位楼板是否为后浇板。

6.明确地下车库顶板/屋面板的保护层厚度

7.明确该楼板是否处于人防区范围以内。

8.明确马凳筋信息,布置方式及设置条件。

9.认识洞口标号

10.先处理人防区域板,再处理民用部位楼板

2.板命名标准

名称-板厚-定额属性砼标号

B--平板C30/B--有梁板C30/HJB--平板C30/PTB--不提量(楼层间休息平台)。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布置(特殊位置;没有闭合的区域用矩形布置)

2.绘制流程:导入板图定位-定义板-先布置特殊的板,后布置标注板厚。

4.绘制注意事项

1.板类别一定调整为平板。(重中之重:定额中一般把板分为有梁板和平板两大类,有梁板指的是有次梁的板,软件中如果把板类别定义为有梁板,则板周围的梁的工程量全部变成了0,不符合实际,一定要注意实际中是平板还是有梁板。如何看板是不是平板?要讲梁中非框架梁的梁选中,改变颜色,包含这些梁的板就是有梁板,将类别改为有梁板)

2.看图纸是否有后浇板,注意混凝土标号。

3.正确调整板的标高。

4.车库顶板上下保护层如果不一致可以采用平均数值,确保钢筋计算正确。

5.每个有电梯的楼、机房层有电梯设备间,此处有双层楼板必须找到,采用分层绘制。

1.18.2负1层板绘制及难点解析

1.板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板混凝土强度。

2.明确板厚度

3.明确板标高

4.明确板顶层位置是否存在坡屋面

5.明确水暖电井部位楼板是否为后浇板。

6.明确地下车库顶板/屋面板的保护层厚度

7.明确该楼板是否处于人防区范围以内。

8.明确马凳筋信息,布置方式及设置条件。

9.认识洞口标号

10.先处理人防区域板,再处理民用部位楼板

2.板命名标准

名称-板厚-定额属性砼标号

B--平板C30/B--有梁板C30/HJB--平板C30/PTB--不提量(楼层间休息平台)。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布置(特殊位置;矩形布置)

2.绘制流程:导入板图定位-定义板-先布置特殊的板,后布置标注板厚。

4.绘制注意事项

1.板类别一定调整为平板。

2.看图纸是否有后浇板,注意混凝土标号。

3.正确调整板的标高。

4.车库顶板上下保护层如果不一致可以采用平均数值,确保钢筋计算正确。

5.每个有电梯的楼、机房层有电梯设备间,此处有双层楼板必须找到,采用分层绘制。

6.注意卫生间等板降标高0.06m,降板和非降板中间用暗梁绘制构件。尺寸*,冷轧钢筋用L输入。

1.18.31-17层板绘制及难点解析

1.板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板混凝土强度。

2.明确板厚度

3.明确板标高

4.明确板顶层位置是否存在坡屋面

5.明确水暖电井部位楼板是否为后浇板。

6.明确地下车库顶板/屋面板的保护层厚度

7.明确该楼板是否处于人防区范围以内。

8.明确马凳筋信息,布置方式及设置条件。

9.认识洞口标号

10.先处理人防区域板,再处理民用部位楼板

2.板命名标准

名称-板厚-定额属性砼标号

B--平板C30/B--有梁板C30/HJB--平板C30/PTB--不提量(楼层间休息平台)。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布置(特殊位置;矩形布置)

2.绘制流程:导入板图定位-定义板-先布置特殊的板,后布置标注板厚。

4.绘制注意事项

1.板类别一定调整为平板。

2.看图纸是否有后浇板,注意混凝土标号。

3.正确调整板的标高。

4.车库顶板上下保护层如果不一致可以采用平均数值,确保钢筋计算正确。

5.每个有电梯的楼、机房层有电梯设备间,此处有双层楼板必须找到,采用分层2绘制。

1.18.层板绘制及难点解析

1.板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板混凝土强度。

2.明确板厚度

3.明确板标高

4.明确板顶层位置是否存在坡屋面

5.明确水暖电井部位楼板是否为后浇板。

6.明确地下车库顶板/屋面板的保护层厚度

7.明确该楼板是否处于人防区范围以内。

8.明确马凳筋信息,布置方式及设置条件。

9.认识洞口标号

10.先处理人防区域板,再处理民用部位楼板

2.板命名标准

名称-板厚-定额属性砼标号

B--平板C30/B--有梁板C30/HJB--平板C30/PTB--不提量(楼层间休息平台)。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布置(特殊位置;矩形布置)

2.绘制流程:导入板图定位-定义板-先布置特殊的板,后布置标注板厚。

4.绘制注意事项

1.板类别一定调整为平板。

2.看图纸是否有后浇板,注意混凝土标号。

3.正确调整板的标高。

4.车库顶板上下保护层如果不一致可以采用平均数值,确保钢筋计算正确。

5.每个有电梯的楼、机房层有电梯设备间,此处有双层楼板必须找到,采用分层2绘制。

1.18.5机房层板绘制及难点解析

1.板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板混凝土强度。

2.明确板厚度

3.明确板标高

4.明确板顶层位置是否存在坡屋面

5.明确水暖电井部位楼板是否为后浇板。

6.明确地下车库顶板/屋面板的保护层厚度

7.明确该楼板是否处于人防区范围以内。

8.明确马凳筋信息,布置方式及设置条件。

9.认识洞口标号

10.先处理人防区域板,再处理民用部位楼板

2.板命名标准

名称-板厚-定额属性砼标号

B--平板C30/B--有梁板C30/HJB--平板C30/PTB--不提量(楼层间休息平台)。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布置(特殊位置;矩形布置)

2.绘制流程:导入板图定位-定义板-先布置特殊的板,后布置标注板厚。

4.绘制注意事项

1.板类别一定调整为平板。

2.看图纸是否有后浇板,注意混凝土标号。

3.正确调整板的标高。

4.车库顶板上下保护层如果不一致可以采用平均数值,确保钢筋计算正确。

5.每个有电梯的楼、机房层有电梯设备间,此处有双层楼板必须找到,采用分层2绘制。(注意:屋面结构图中标高54.9m处有一个板,这个板在分层2中绘制,绘制完必须在其周围画剪力墙做为支撑,剪力墙节点图如下,新建剪力墙,定义好钢筋后绘制,注意调整节点设置8将下部锚固调整为,计算设置中17、18条调整为0)。

6.绘制图元顺序一定要先绘制梁再绘制柱或板,不能颠倒。

1.19.1负2层板受力筋绘制及难点解析

1.板钢筋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板受力筋的位置及配筋信息。

2.明确板跨板受力筋/负筋标注长度位置。(从外边线标注)

3.明确板负筋/跨板受力筋下方的分布筋。

注意:有时候不同板厚分布筋不一样,这时候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板中调整。

4.先处理人防部位的板配筋,再处理民用部位的楼板,人防部位楼板特别注意板内拉筋。

2.板命名标准

名称-钢筋信息-底筋/面筋

C8

-底筋/C8

-面筋(附加筋)/C8

-面筋-上/下飘窗板/C8

-面筋/空调板/c8

-温度筋

板负筋/跨板受力筋只需要标注钢筋信息即可。

注意:图纸中φRH8-这些需要用替换命令处理,建模-替换-φRH(LH)替换为L,这样图纸才能自动识别钢筋类型。

3.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面筋、底筋采用XY双向布筋,负筋采用画线布筋。

2.处理思路:首先手动绘制底筋面筋,其次识别负筋及跨板受力筋。

3.绘制流程:导入板图定位-XY双向布底筋、面筋-识别跨板受力筋或负筋-单板/多板布跨板受力筋、画线布置负筋。

4.绘制注意事项

1.原则上底筋和面筋都是单板布筋符合现场实际施工,除非标注有通长、拉通、贯通等字样才使用多板配筋。(一块一块板布置底筋、面筋即可)。

2.注意调整跨板受力筋、单边/双边负筋出边距离计算设置。

3.人防部分的楼板注意布置拉筋。(人防部分板的拉筋为A6-*)

4.屋面板是否要求设置温度筋,设置的前提是首先图纸设计有温度筋,其次是不是双网双向布筋。(一般是顶层楼板中顶部没有布置双网双向钢筋,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导致楼板被破坏,设置与负筋搭接的温度筋,本例中没有温度筋)

5.每个有电梯的楼、机房层有电梯设备间,此处有双层楼板必须找到,采用分层绘制。

6.单向板、双向板的区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第9.1.1条规定:沿两对边支撑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对于四边支撑的板,当长边和短边的比值大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的单向板计算,但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比值在2和3之间,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小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总结:长边与短边比值大于3时单向板,长边与短边比值小于等于3时双向板。

7.本例中图纸板大部分只有底筋,没有面筋,水电房的三块板有面筋。

8.负筋是在板上,为L8-未注明的钢筋,识别负筋后知己画线布置范围,调整标注长度,注意有的负筋要一段一段绘制,因为一个负筋只负责一个班的一面,比如这块。

9.人防区的板钢筋为底筋+面筋。重中之重:由于负筋的标注是到外边线,所以在工程设置-板中分别调整第30、31、26项,即双边标注、单边标注、跨板受力筋标注选项,分别调整为不含支座,支座外边线,支座内边线。

1.19.2负1层板受力筋绘制及难点解析

1.板钢筋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板受力筋的位置及配筋信息。

2.明确板跨板受力筋/负筋标注长度位置。(从外边线标注)

3.明确板负筋/跨板受力筋下方的分布筋。

注意:有时候不同板厚分布筋不一样,这时候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板中调整。

4.先处理人防部位的板配筋,再处理民用部位的楼板,人防部位楼板特别注意板内拉筋。

2.板命名标准

名称-钢筋信息-底筋/面筋

C8

-底筋/C8

-面筋(附加筋)/C8

-面筋-上/下飘窗板/C8

-面筋/空调板/c8

-温度筋

板负筋/跨板受力筋只需要标注钢筋信息即可。

注意:图纸中φRH8-这些需要用替换命令处理,建模-替换-φRH(LH)替换为L,这样图纸才能自动识别钢筋类型。

3.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面筋、底筋采用XY双向布筋,负筋采用画线布筋。

2.处理思路:首先手动绘制底筋面筋,其次识别负筋及跨板受力筋。

3.绘制流程:导入板图定位-XY双向布底筋、面筋-识别跨板受力筋或负筋-单板/多板布跨板受力筋、画线布置负筋。

4.绘制注意事项

1.原则上底筋和面筋都是单板布筋符合现场实际施工,除非标注有通长、拉通、贯通等字样才使用多板配筋。(一块一块板布置底筋、面筋即可)。

2.注意调整跨板受力筋、单边/双边负筋出边距离计算设置。

3.人防部分的楼板注意布置拉筋。(人防部分板的拉筋为A6-*)

4.屋面板是否要求设置温度筋,设置的前提是首先图纸设计有温度筋,其次是不是双网双向布筋。(一般是顶层楼板中顶部没有布置双网双向钢筋,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导致楼板被破坏,设置与负筋搭接的温度筋,本例中没有温度筋)

5.每个有电梯的楼、机房层有电梯设备间,此处有双层楼板必须找到,采用分层绘制。

6.单向板、双向板的区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第9.1.1条规定:沿两对边支撑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对于四边支撑的板,当长边和短边的比值大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的单向板计算,但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比值在2和3之间,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小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总结:长边与短边比值大于3时单向板,长边与短边比值小于等于3时双向板。

7.本例中图纸板大部分只有底筋,没有面筋,水电房的三块板有面筋。

8.负筋是在板上,为L8-未注明的钢筋,识别负筋后知己画线布置范围,调整标注长度,注意有的负筋要一段一段绘制,因为一个负筋只负责一个班的一面,比如这块。

9.人防区的板钢筋为底筋+面筋。重中之重:由于负筋的标注是到外边线,所以在工程设置-板中分别调整第30、31、26项,即双边标注、单边标注、跨板受力筋标注选项,分别调整为不含支座,支座外边线,支座内边线。

1.19.3第1-17层板受力筋绘制及难点解析

1.板钢筋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板受力筋的位置及配筋信息。

2.明确板跨板受力筋/负筋标注长度位置。(从外边线标注)

3.明确板负筋/跨板受力筋下方的分布筋。

注意:有时候不同板厚分布筋不一样,这时候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板中调整。

4.先处理人防部位的板配筋,再处理民用部位的楼板,人防部位楼板特别注意板内拉筋。

5.阳角放射筋的处理。(注意:在表格中输入)

6.板上砌筑砌体墙下的附加钢筋。(注意:在表格中输入,长度等于净长加半个支座宽加锚固长度)

7.跨板受力筋采用识别的方式直接识别即可。

2.板命名标准

名称-钢筋信息-底筋/面筋

C8

-底筋/C8

-面筋(附加筋)/C8

-面筋-上/下飘窗板/C8

-面筋/空调板/c8

-温度筋

板负筋/跨板受力筋只需要标注钢筋信息即可。

注意:图纸中φRH8-这些需要用替换命令处理,建模-替换-φRH(LH)替换为L,这样图纸才能自动识别钢筋类型。

3.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面筋、底筋采用XY双向布筋,负筋采用画线布筋。

2.处理思路:首先手动绘制底筋面筋,其次识别负筋及跨板受力筋。

3.绘制流程:导入板图定位-XY双向布底筋、面筋-识别跨板受力筋或负筋-单板/多板布跨板受力筋、画线布置负筋。

4.绘制注意事项

1.原则上底筋和面筋都是单板布筋符合现场实际施工,除非标注有通长、拉通、贯通等字样才使用多板配筋。(一块一块板布置底筋、面筋即可)。

2.注意调整跨板受力筋、单边/双边负筋出边距离计算设置。

3.人防部分的楼板注意布置拉筋。(人防部分板的拉筋为A6-*)

4.屋面板是否要求设置温度筋,设置的前提是首先图纸设计有温度筋,其次是不是双网双向布筋。(一般是顶层楼板中顶部没有布置双网双向钢筋,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导致楼板被破坏,设置与负筋搭接的温度筋,本例中没有温度筋)

5.每个有电梯的楼、机房层有电梯设备间,此处有双层楼板必须找到,采用分层绘制。

6.单向板、双向板的区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第9.1.1条规定:沿两对边支撑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对于四边支撑的板,当长边和短边的比值大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的单向板计算,但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比值在2和3之间,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小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总结:长边与短边比值大于3时单向板,长边与短边比值小于等于3时双向板。

7.本例中图纸板大部分只有底筋,没有面筋,水电房的三块板有面筋。

8.负筋是在板上,为L8-未注明的钢筋,识别负筋后知己画线布置范围,调整标注长度,注意有的负筋要一段一段绘制,因为一个负筋只负责一个班的一面,比如这块。

9.人防区的板钢筋为底筋+面筋。重中之重:由于负筋的标注是到外边线,所以在工程设置-板中分别调整第30、31、26项,即双边标注、单边标注、跨板受力筋标注选项,分别调整为不含支座,支座外边线,支座内边线。

1.19.4第18层板及屋面板受力筋绘制及难点解析

1.板钢筋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板受力筋的位置及配筋信息。

2.明确板跨板受力筋/负筋标注长度位置。(从外边线标注)

3.明确板负筋/跨板受力筋下方的分布筋。

注意:有时候不同板厚分布筋不一样,这时候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板中调整。

4.先处理人防部位的板配筋,再处理民用部位的楼板,人防部位楼板特别注意板内拉筋。

5.阳角放射筋的处理。(注意:在表格中输入)

6.板上砌筑砌体墙下的附加钢筋。(注意:在表格中输入,长度等于净长加半个支座宽加锚固长度)

7.跨板受力筋采用识别的方式直接识别即可。

2.板命名标准

名称-钢筋信息-底筋/面筋

C8

-底筋/C8

-面筋(附加筋)/C8

-面筋-上/下飘窗板/C8

-面筋/空调板/c8

-温度筋

板负筋/跨板受力筋只需要标注钢筋信息即可。

注意:图纸中φRH8-这些需要用替换命令处理,建模-替换-φRH(LH)替换为L,这样图纸才能自动识别钢筋类型。

3.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面筋、底筋采用XY双向布筋,负筋采用画线布筋。

2.处理思路:首先手动绘制底筋面筋,其次识别负筋及跨板受力筋。

3.绘制流程:导入板图定位-XY双向布底筋、面筋-识别跨板受力筋或负筋-单板/多板布跨板受力筋、画线布置负筋。

4.绘制注意事项

1.原则上底筋和面筋都是单板布筋符合现场实际施工,除非标注有通长、拉通、贯通等字样才使用多板配筋。(一块一块板布置底筋、面筋即可)。

2.注意调整跨板受力筋、单边/双边负筋出边距离计算设置。

3.人防部分的楼板注意布置拉筋。(人防部分板的拉筋为A6-*)

4.屋面板是否要求设置温度筋,设置的前提是首先图纸设计有温度筋,其次是不是双网双向布筋。(一般是顶层楼板中顶部没有布置双网双向钢筋,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导致楼板被破坏,设置与负筋搭接的温度筋,本例中没有温度筋)

5.每个有电梯的楼、机房层有电梯设备间,此处有双层楼板必须找到,采用分层绘制。

6.单向板、双向板的区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第9.1.1条规定:沿两对边支撑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对于四边支撑的板,当长边和短边的比值大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的单向板计算,但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比值在2和3之间,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小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总结:长边与短边比值大于3时单向板,长边与短边比值小于等于3时双向板。

7.负筋是在板上,为L8-未注明的钢筋,识别负筋后知己画线布置范围,调整标注长度,注意有的负筋要一段一段绘制,因为一个负筋只负责一块板的一面,比如这块。

8.人防区的板钢筋为底筋+面筋。

9.重中之重:由于负筋的标注是到外边线,所以在工程设置-板中分别调整第26、30、31项,分别调整为支座外边线、否、支座内边线。

1.19.5板洞及板洞附加钢筋、风帽底座的绘制及难点解析

1.板洞及板洞附加钢筋、风帽底座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板洞位置及附加钢筋信息,一般出现在厨房、卫生间和风井部位。(有窗户的卫生间不用布置排烟道)

2.明确图纸和图集中风帽底座的做法(经常容易遗漏的位置,需要特别注意)。

2.板洞、风帽命名标准

名称-尺寸-位置:BD-*-厨房/卫生间/风井

Q--栏板/直形墙C30

18.屋面混凝土女儿墙高度在1.2以上执行墙项目,≤1.2m执行栏板项目。

注意定额18.混凝土栏板高度(含压顶扶手及翻沿),净高在1.2m以内考虑栏板,超1.2m执行墙项目。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布洞口。

2.处理思路:洞口附加筋输入到其他钢筋。

3.风帽底座结合借助图集。(按照图集画素混凝土剪力墙)

4.绘制注意事项

1.每一个工程板洞的加筋形式可能不一样,所以只能在其他钢筋里输入计算的长度。基本上长度计算公式就是:l=净长+2*深入墙或梁的长度一半或加锚固长度LAE。

1.20.1楼梯间梯段钢筋的处理及难点解析

1.楼梯间钢筋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梯段的类型为AT,BT等。

2.明确楼梯的上部配筋是否为拉通布置还是参照图集。

3.明确楼梯是否存在人防区,人防区的斜板要考虑拉筋。

4.注意图纸楼梯平面图比例,最好测量一下。

2.楼梯间梯段钢筋命名标准

楼梯间梯段钢筋采用参数化布置,无需命名。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表格参数化计算。

2.表格输入-新建构件-输入个数-参数化输入-选择11g图集-选择正确的楼梯类型-正确输入配筋信息(钢筋信息输入如下图)-计算保存(梯板配筋就是下部钢筋)。

1.20.2楼层间平台板及梯梁的处理及难点解析

1.楼层间平台板及梯梁准备工作

1.明确平台板的砼标号、标高及配筋。

2.明确梯梁的砼标号、标高及配筋。

3.计算规则要求按照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还要绘制,因为里面有钢筋需要计算,混凝土按照面积计算因此备注不提量。

4.此处楼梯间有风井洞口不要忘记绘制。

2.楼梯间梯梁、平台板及钢筋命名标准

TL-*-不提量/PTB--不提量(注意休息平台备注不提量,楼层平台正常判断平板、有梁板)/PTB2--平板C30/C8--平台板。

3.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参照梁板绘制方法。

2.特别注意建筑与结构图中的比例问题

3.对于标准层的梁板标高,应注意使用层底标高+XXX或层顶标高-XXX,便于绘制。

4.图纸比例不对的话可以在软件中修改比例。(图纸-设置比例)。

5.休息平台手算,在CAD图中直接矩形圈面积,包含梯梁,见定额规则。

4.绘制注意事项

1.特别注意建筑与结构图上的比例问题

2.对于标准层的梁板标高,应注意使用层底标高+XXX或层顶标高-XXX,便于绘制。

1.21.1负2层暗柱处理及难点解析

1.暗柱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暗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2.明确暗柱保护层厚度

3.明确暗柱截面及配筋

4.明确暗柱标高

5.明确暗柱在基础中的锚固形式及基础箍筋设置数量(注意:根据16g-3P65页,边缘构件纵向钢筋在基础中构造规定,要将复制到基础层的暗柱的计算设置修改,具体为计算设置-墙柱第30条-选为是)。

6.明确暗柱纵筋是否存在并筋

7.明确暗柱非阴影区的配筋方式

8.注意与人防车库相接部分的柱子重叠问题,按照人防柱子处理,先处理人防柱子再处理民用柱子。

2.暗柱命名标准

按照图纸名称即可:GBZ1/YBZ1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绘制(F3/F4/旋转点)或框选识别。

2.绘制流程:导入暗柱表-设置横向和纵向比例-识别柱大样-提取边线-提取钢筋线-自动识别-逐一核对截面及配筋信息-导入柱平面布置图-提取边线-提取标注-框选识别。

4.绘制注意事项

1.识别柱大样和识别柱的区别:识别柱大样本身就是新建构件,识别柱的本质是识别图元。

2.识别后要逐个核对截面尺寸及配筋信息

3.如果是手工定义暗柱,注意识别暗柱的类别

4.注意嵌固位置的调整,特别是层高表中的双虚线。(注意:嵌固位置在地下室顶板,在计算设置-计算规则-板第26条中设置)

5.人防区图纸中框架柱与暗柱重叠怎么处理?根据图纸中柱的大样新建柱,将不重叠部分重新布置钢筋。

6.要将-2层的剪力墙和暗柱复制到基础层。

1.21.2负1层暗柱处理及难点解析

1.暗柱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暗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2.明确暗柱保护层厚度

3.明确暗柱截面及配筋

4.明确暗柱标高

5.明确暗柱在基础中的锚固形式及基础箍筋设置数量

6.明确暗柱纵筋是否存在并筋

7.明确暗柱非阴影区的配筋方式

8.注意与人防车库相接部分的柱子重叠问题,按照人防柱子处理,先处理人防柱子再处理民用柱子。

2.暗柱命名标准

按照图纸名称即可:GBZ1/YBZ1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绘制(F3/F4/旋转点)或框选识别

2.绘制流程:导入暗柱表-设置比例-识别柱大样-提取边线-提取钢筋线-自定识别-逐一核对截面及配筋信息-导入柱平面布置图-提取边线-提取标注框选

4.绘制注意事项

1.识别柱大样和识别柱的区别:识别柱大样本身就是新建构件,识别柱的本质是识别图元。

2.识别后要逐个核对截面尺寸及配筋信息

3.如果是手工定义暗柱,注意识别暗柱的类别

4.注意嵌固位置的调整,特别是层高表中的双虚线。

1.21.31-3层暗柱处理及难点解析

1.暗柱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暗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2.明确暗柱保护层厚度

3.明确暗柱截面及配筋

4.明确暗柱标高

5.明确暗柱在基础中的锚固形式及基础箍筋设置数量

6.明确暗柱纵筋是否存在并筋

7.明确暗柱非阴影区的配筋方式

8.注意与人防车库相接部分的柱子重叠问题,按照人防柱子处理,先处理人防柱子再处理民用柱子。

2.暗柱命名标准

按照图纸名称即可:GBZ1/YBZ1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绘制(F3/F4/旋转点)或框选识别

2.绘制流程:导入暗柱表-设置比例-识别柱大样-提取边线-提取钢筋线-自定识别-逐一核对截面及配筋信息-导入柱平面布置图-提取边线-提取标注框选

4.绘制注意事项

1.识别柱大样和识别柱的区别:识别柱大样本身就是新建构件,识别柱的本质是识别图元。

2.识别后要逐个核对截面尺寸及配筋信息

3.如果是手工定义暗柱,注意识别暗柱的类别

4.注意嵌固位置的调整,特别是层高表中的双虚线。

1.21.4第4-18层、机房层暗柱处理及难点解析

1.暗柱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暗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2.明确暗柱保护层厚度

3.明确暗柱截面及配筋

4.明确暗柱标高

5.明确暗柱在基础中的锚固形式及基础箍筋设置数量

6.明确暗柱纵筋是否存在并筋

7.明确暗柱非阴影区的配筋方式

8.注意与人防车库相接部分的柱子重叠问题,按照人防柱子处理,先处理人防柱子再处理民用柱子。

2.暗柱命名标准

按照图纸名称即可:GBZ1/YBZ1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绘制(F3/F4/旋转点)或框选识别

2.绘制流程:导入暗柱表-设置比例-识别柱大样-提取边线-提取钢筋线-自定识别-逐一核对截面及配筋信息-导入柱平面布置图-提取边线-提取标注框选

4.绘制注意事项

1.识别柱大样和识别柱的区别:识别柱大样本身就是新建构件,识别柱的本质是识别图元。

2.识别后要逐个核对截面尺寸及配筋信息

3.如果是手工定义暗柱,注意识别暗柱的类别

4.注意嵌固位置的调整,特别是层高表中的双虚线。

1.22.1地下1、2层砌体墙处理及难点解析

1.砌体墙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砌体墙的材质。

2.明确砌筑砂浆的强度。

3.明确砌体墙的厚度

4.明确砌体墙的拉筋配筋。

5.注意绘制人防区的二次构件时,要按照平时平面图布置,而绘制主体结构时要按照人防结构图施工。

2.砌体墙命名标准

名称-墙厚:QTQ-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注意隐藏梁、板及连梁等构件。

4.绘制注意事项

1.所有门窗洞口部分必须绘制砌体墙,砌体墙为父图元,不绘制无法绘制门窗洞口,砌体墙绘制中到中即可。

2.特别注意楼梯间负一层与一层位置的砌体墙,调整好标高。

3.等绘制完成后注意区分内外墙(含混凝土墙),等后面一节专门讲内外墙的区分原则。

4.特别注意飘窗后面的砌体墙。

1.22.2第1层砌体墙处理及难点解析

1.砌体墙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砌体墙的材质。

2.明确砌筑砂浆的强度

3.明确砌体墙的厚度

4.明确砌体墙的拉筋配筋

5.注意绘制人防区的二次构件时,要按照平时平面图布置,而绘制主体结构时要按照人防结构图绘制。

2.砌体墙命名标准

名称-墙厚:QTQ-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注意隐藏梁、板及连梁等构件。

4.绘制注意事项

1.所有门窗洞口部分必须绘制砌体墙,砌体墙为父图元,不绘制无法绘制门窗洞口,砌体墙绘制中到中即可。

2.特别注意楼梯间负一层与一层位置的砌体墙,调整好标高。

3.等绘制完成后注意区分内外墙(含混凝土墙),等后面一节专门讲内外墙的区分原则。

4.特别注意飘窗后面的砌体墙。

1.22.3第2-18层砌体墙快速处理及难点解析

1.砌体墙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砌体墙的材质。

2.明确砌筑砂浆的强度

3.明确砌体墙的厚度

4.明确砌体墙的拉筋配筋

5.注意绘制人防区的二次构件时,要按照平时平面图布置,而绘制主体结构时要按照人防结构图绘制。

2.砌体墙命名标准

名称-墙厚:QTQ-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注意隐藏梁、板及连梁等构件。

4.绘制注意事项

1.所有门窗洞口部分必须绘制砌体墙,砌体墙为父图元,不绘制无法绘制门窗洞口,砌体墙绘制中到中即可。

2.特别注意楼梯间负一层与一层位置的砌体墙,调整好标高。

3.等绘制完成后注意区分内外墙(含混凝土墙),等后面一节专门讲内外墙的区分原则。

4.特别注意飘窗后面的砌体墙。

1.22.4机房层砌体墙处理及难点解析

1.砌体墙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砌体墙的材质。

2.明确砌筑砂浆的强度

3.明确砌体墙的厚度

4.明确砌体墙的拉筋配筋

5.注意绘制人防区的二次构件时,要按照平时平面图布置,而绘制主体结构时要按照人防结构图绘制。

2.砌体墙命名标准

名称-墙厚:QTQ-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注意隐藏梁、板及连梁等构件。

4.绘制注意事项

1.所有门窗洞口部分必须绘制砌体墙,砌体墙为父图元,不绘制无法绘制门窗洞口,砌体墙绘制中到中即可。

2.特别注意楼梯间负一层与一层位置的砌体墙,调整好标高。(墙体起始标高是重点)

3.等绘制完成后注意区分内外墙(含混凝土墙),等后面一节专门讲内外墙的区分原则。

4.特别注意飘窗后面的砌体墙。

1.23.1负1、2层门绘制及难点解析

1.门的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门窗表位置

2.尤其注意门联窗的造型

3.不能遗漏人防区的门的绘制

2.门命名标准

与门窗表保持一致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精确布置

2.绘制流程:识别门窗表-精确布置门

4.绘制注意事项

1.一般门的离地高度为0,但是水井、电井有门槛离地高度看设计门槛高度是多少,屋面上方的出屋面门离地高度也不是0(本工程水电间门槛高度是,所以水电间的门离地高度定义为)

2.门最正确的画法是门高度加建筑与结构的高差。(注意:现在大部分都是将门的离地高度设置为0,本工程也如此)

3.户型相同的门可以向上复制的。

1.23.2第1层门绘制及难点解析

1.门的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门窗表位置

2.尤其注意门联窗的造型

3.不能遗漏人防区的门的绘制

2.门命名标准

与门窗表保持一致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精确布置

2.绘制流程:识别门窗表-精确布置门

4.绘制注意事项

1.一般门的离地高度为0,但是水井、电井有门槛离地高度看设计门槛高度是多少,屋面上方的出屋面门离地高度也不是0

2.门最正确的画法是门高度加建筑与结构的高差。

3.户型相同的门可以向上复制的。

1.23.3第2-18层门绘制及难点解析

1.门的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门窗表位置

2.尤其注意门联窗的造型

3.不能遗漏人防区的门的绘制

2.门命名标准

与门窗表保持一致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精确布置

2.绘制流程:识别门窗表-精确布置门

4.绘制注意事项

1.一般门的离地高度为0,但是水井、电井有门槛离地高度看设计门槛高度是多少,屋面上方的出屋面门离地高度也不是0

2.门最正确的画法是门高度加建筑与结构的高差。

3.户型相同的门可以向上复制的。

1.23.4机房层门绘制及难点解析

1.门的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门窗表位置

2.尤其注意门联窗的造型

3.不能遗漏人防区的门的绘制

2.门命名标准

与门窗表保持一致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精确布置

2.绘制流程:识别门窗表-精确布置门

4.绘制注意事项

1.一般门的离地高度为0,但是水井、电井有门槛离地高度看设计门槛高度是多少,屋面上方的出屋面门离地高度也不是0。

2.门最正确的画法是门高度加建筑与结构的高差。

3.户型相同的门可以向上复制的。

1.23.5窗绘制及难点解析

1.窗的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门窗表位置。

2特别注意门联窗造型。

2.窗命名标准:与门窗表保持一致。

3.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精确布置。

2.绘制流程:识别门窗表-精确布置窗。

3.可以按照节点图一个立面一个立面的绘制,不要忘记绘制风井的百叶窗。

4.注意事项

1.窗距地面高度容易出现争议,正确方式是离地高度加上建筑与结构的高差。(注意:可以调整窗的顶标高为梁底,但是仅限于框架梁,连梁是不可以的)

2.绘制难点是楼梯间窗标高计算。(难点:楼梯间窗户介于上一层和下一层之间,所以绘制时可以看你绘制在哪一层,如果绘制到下一层则距地高度为距下一层底标高加上结构与建筑的差值,为正值,反之,则减去结构与建筑的差值,为负值)

3.节点相同的窗可以直接向上绘制。

1.23.6洞口壁龛绘制及难点解析

1.洞口壁龛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洞口、消防箱、壁龛的位置,洞口常见位置为风井,消防壁龛分为全隐、半隐、半明,主要看所在墙体是否为混凝土墙。

2.砌体墙、砌块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2.命名标准

名称-尺寸:消防壁龛-*0/风井洞口-*/电梯洞口-*0

3.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精确布置

2.绘制流程:定义洞口及壁龛-精确布置(新建墙洞、壁龛绘制)

4.绘制注意事项

1.逐层对照建筑图绘制

1.24.1构造柱绘制及难点解析(1)

1.构造柱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2.明确构造柱的配筋信息。

3.明确构造柱的设置条件。(具体见构造柱图)。

4.明确构造柱墙垛位置混凝土素墙垛设置条件。

2.构造柱命名标准

名称-截面-图纸位置:GZ1-*-构造柱C25/GZ1-*-素门垛C2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绘制。

2.绘制流程:定义构造柱-点布构造柱。

4.绘制注意事项

1.构造柱设置条件如果仅仅是文字描述,容易引起结算争议,施工单位可能不会做那么多,因此有经验的甲方施工前会让设计出一张专门的构造布置图。

2.素混凝土门垛不允许有钢筋,定义时全部删除。

3.明确图纸对构造柱钢筋施工的要求,即构造柱上下部钢筋的锚入形式,是采用植筋还是预留,正确修改。(注意:可以在工程设置-砌体结构第15条中修改)

4.如果板模板图标注有构造柱,那么构造柱图纸名称标准那一层就绘制在那一层。

1.24.2构造柱绘制及难点解析(2)

1.构造柱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

2.明确构造柱的配筋信息

3.明确构造柱的设置条件

4.明确构造柱墙垛位置混凝土素墙垛设置条件

2.构造柱命名标准

名称-截面-图纸位置:GZ1-*-构造柱C25/GZ1-*-素门垛C2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绘制

2.绘制流程:定义构造柱-点布构造柱

4.绘制注意事项

1.构造柱设置条件如果仅仅是文字描述,容易引起结算争议,施工单位可能不会做那么多,因此有经验的甲方施工前会让设计出一张专门的构造布置图。

2.素混凝土门垛不允许有钢筋,定义是全部删除。

3.明确图纸对构造柱钢筋施工的要求,即构造柱上下部钢筋的锚入形式,是采用植筋还是预留,正确修改。

4.如果板模板图标注有构造柱,那么构造柱图纸名称标准那一层就绘制在那一层。

5.实际施工中,如果构造柱混凝土标号C25,而素门垛标号C20,直接按照C25施工即可,因为20门垛无法浇筑,和C25构造柱一起浇筑才是正确的。

1.25.1止水圈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止水圈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止水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

2.明确止水圈梁所在位置。(注意:止水圈梁只在砌体墙下方布置,暗柱、剪力墙范围不布置止水圈梁)。

3.明确止水圈梁截面尺寸。

4.明确止水圈梁分层1绘制。

2.止水圈梁命名标准

名称-截面-止水带-标号:QL-*-止水圈梁C20。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

2.绘制流程:定义止水圈梁-直线绘制。

4.绘制注意事项

1.定义圈梁时,要把钢筋信息全部删除。

2.止水圈梁标高采用层底标高+梁高。

3.止水圈梁的位置判断是关键,按照建筑结构说明及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地面做法,地面有防水要求的都要布置止水圈梁:卫生间、洗手间、开放阳台、露台、厨房、空调板、水管井、机房层、砌体墙底部等。

4.水井间、电井间下方有高门槛,绘制止水圈梁时布置到门槛两侧,下节课单独处理管井门槛。

1.25.2管井门槛绘制及难点解析

1.管井门槛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管井门槛混凝土强度等级。

2.明确管井门槛所在位置

3.明确管井门槛截面尺寸

4.明确管井门槛分层1绘制

2.管井门槛命名标准

名称-截面-门槛标号:QL-*-门槛C20

3.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

2.绘制流程:定义管井门槛-直线绘制

4.绘制注意事项

1.门槛设置与门同宽。

2.定义圈梁时,删除所有钢筋信息。

3.不要忘记绘制配电间、电信间的门槛,同时将对应的门离地高度调整为mm。

1.25.3砌体导墙绘制及难点解析

1.砌体导墙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砌体导墙截面尺寸。(厚度同墙厚)

2.注意混凝土与砌体墙的扣减关系混凝土优先等级高于砌体墙,这个部分用圈梁绘制代替用一个体积,否则无法出正确的工程量。

2.砌体导墙命名标准

名称-截面-导墙:QL-*-导墙

3.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直形绘制。

2.绘制流程:定义导墙-直线绘制。

4.绘制注意事项

1.高度一般为三皮砖或MM。

2.定义圈梁时,删除全部钢筋信息。

3.标高采用层底+梁高。

4.导墙绘制直接拉通过去,不用考虑门的扣减,软件会自动扣减。

1.25.4水平系梁(圈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水平系梁(圈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水平系梁(圈梁)设置所需条件。

2.明确水平系梁(圈梁)所在位置。

3.明确水平系梁(圈梁)截面尺寸及配筋。

4.明确水平系梁(圈梁)标高。

5.明确水平系梁(圈梁)是否圈梁代过梁。

2.水平系梁(圈梁)命名标准

名称-截面-定额属性砼编号

QL-*-圈梁C25/QL-*-圈梁代过梁C25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

2.绘制流程:定义-直线绘制。

4.注意事项

1.若墙高大于4M时而非层高大于4M,一般绘制圈梁到门洞口上方替代圈梁,注意作为过梁的圈梁一般要增加搁置长度(打断)。(不要用自动生成圈梁功能)

2.两个构造柱之间的圈梁代过梁画到构造柱中间即可。

1.26.1过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过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过梁所在位置。(门、门洞、窗上方)

2.明确过梁截面尺寸及配筋。

3.明确过梁两端深入墙内的长度。mm

4.明确过梁的混凝土标号。

5.区分过梁预制还是现浇(重点)。

2.过梁命名标准

名称-预制(现浇)过梁砼编号

GL(使用范围)-预制过梁C25

GL(使用范围)-现浇过梁C25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布。

2.绘制流程:定义过梁-点布-注意调整过梁搁置长度。(重点:如果一个过梁算上搁置长度超过了构造柱甚至墙的范围,肯定是不对的,这时候要调整搁置长度为0,使过梁的钢筋直接锚入到构造柱里)

4.绘制注意事项

1.区分预制和现浇过梁主要看搁置长度范围内是否存在竖向的混凝土构件(例如:剪力墙、框架柱、构造柱等)(重点:如果不存在竖向构件,那么过梁可以预制好,施工的时候直接留出尺寸,如果有竖向构件,只能用现浇的,因为必须和竖向构件一起浇筑)。

2.注意砌体墙上开的洞口上方也要设置过梁。

1.27.1飘窗及飘窗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飘窗及飘窗梁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飘窗板是上板/下板。

2.明确飘窗板的位置(根据节点图,飘窗分为上飘窗板、下飘窗板、飘窗梁、飘窗板配筋、飘窗后墙洞五个构件)。

3.明确飘窗板厚度。

4.明确飘窗板配筋。

5.明确飘窗板标高。

6.明确飘窗根梁所在位置。

7.明确飘窗根梁截面尺寸、配筋、标高。

8.飘窗后洞口的尺寸。

2.命名标准

名称-板厚-定额属性砼编号

B--上飘窗板C30/B--下飘窗板C30/c8--上飘窗板/飘窗梁-*-矩形梁C30

3.绘制方法

1.绘制方法:同梁板洞口

2.绘制流程:先绘制飘窗后洞口-布置飘窗梁-绘制飘窗板-飘窗板配筋。

4.绘制注意事项

1.注意飘窗梁及下飘窗板的顶标高计算,看看图纸标注的长度是从建筑完成面还是结构完成面,注意两个结构的高差。(计算下飘窗板标高时要加上高差)。

2.一般建筑图和结构图节点大样图都是对应的,本工程例外,要结合分析。

1.28.1窗台压顶绘制及难点解析

1.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压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2.明确压顶的截面尺寸。

3.明确压顶的标高。

4.明确压顶的绘制范围。

2.命名标准

名称-截面-定额属性标号

QL-*-压顶圈梁C20-窗台

3.绘制方法及流程:

直线绘制(同圈梁)。

4.注意事项

1.难点为判断压顶的绘制范围。(注意:飘窗因为上下紧邻板,所以没有压顶)。

2.注意用圈梁绘制,绘制时候绘制到分层2。(注意:绘制时候绘制到构造柱两侧)。

3.压顶顶标高确定时不要忘了加建筑与结构的高差,注意输入单位是毫米。

4.根据节点图算出钢筋长度,在属性表-其他钢筋里直接输入。

1.29.1阳台栏杆底座绘制及难点解析

1.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栏杆底座的位置。

2.明确栏杆底座的截面尺寸(注意标注标高)。

3.明确栏杆底座依附构件的混凝土标号。(同梁的混凝土标号)

4.明确栏杆底座的配筋。

5.明确栏杆底座采用圈梁绘制。

2.命名标准

名称-截面尺寸(宽*高)-混凝土属性砼标号-模板属性-部位-(选择性标注)

QL-*-混并阳C30-模不计-阳台栏杆底座(套定额时混凝土并到阳台的意思)

注意:混凝土悬挑板、雨棚、阳台按外挑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所以模板不计)

3.绘制方法及流程:同圈梁。

4.注意事项:

1.绘制节点高度特别注意。

2.标注节点尺寸要写成宽度*高度,不能写反,方便以后提取底模。

3.节点顶标高确定时不要忘了加建筑与结构的高差,注意输入单位是毫米。

1.30.1设备平台栏杆底座绘制及难点解析

1.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栏杆底座的位置。

2.明确栏杆底座的截面尺寸(注意标注标高)。

3.明确栏杆底座依附构件的混凝土标号。

4.明确栏杆底座的配筋。

5.明确栏杆底座采用圈梁绘制。

2.命名标准

名称-截面尺寸(宽*高)-混凝土属性砼标号-模板属性-部位-(选择性标注)

QL-*-混并阳C30-模不计-设备平台栏杆底座

注:混凝土悬挑板雨棚阳台按外挑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3.绘制方法及流程:同圈梁

4.注意事项:

1.绘制节点高度特别注意。

2.标注节点尺寸要写成宽度*高度,不能写反,方便以后提取底模。

3.节点顶标高确定时不要忘了加建筑与结构的高差,注意输入单位是毫米。(圈梁高为+60=mm)

1.31.1屋面挑檐节点绘制及难点解析

1.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节点的截面形状配筋及标高。(建筑与施工图对应看)

2.明确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

3.明确节点绘制的范围。

2.命名标准

名称-截面尺寸(宽*高)-混凝土属性砼编号-模板属性-部位(选择性标注)

QL-*-混并梁C30-模不计

QL-*-混并挑C30-模并挑-另加底

TY-挑檐C30(挑檐模板正常计算,仍套挑檐)

凹出混凝土外墙、梁外侧>mm的板,按伸出外墙的梁、板体积合并计算,执行悬挑板项目。

8.现浇混凝土悬挑板、雨棚、阳台按图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直线绘制。

4.注意事项:

1.绘制时一定注意比例,可以将建筑图节点从CAD选择截面图命令中导入描图,再绘制钢筋信息。

2.节点绘制完毕后要设置标高。

3.注意下面这个节点,用圈梁绘制。

1.32.1暗梁绘制及难点解析

1.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暗梁的布置范围(两层意思重点分析)(第一层意思是根据图纸找准暗梁的布置范围,第二条就是单独的暗柱范围内不能布置连梁)。

2.命名标准:

名称与图纸保持一致。

3.绘制方法及流程:

绘制方法:1.直线布置或智能布置。

4.绘制注意事项:

1.绘制的范围内注意纯暗柱的范围内不布置暗梁。

1.32.2楼层间挑檐节点绘制及难点解析

1.楼层间挑檐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节点的截面形状配筋及标高。

2.明确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

3.明确节点绘制的范围。

2.楼层间挑檐节点命名标准

名称-截面尺寸(宽*高)-混凝土属性砼标号-模板属性-部位(选择性标注)

QL-*-混并梁C30-模并梁-另加底

QL-*-混并阳C30-模不计

凹出混凝土外墙、梁外侧>mm的板,按伸出外墙的梁、板体积合并计算,执行悬挑梁项目。

现浇混凝土悬挑板、雨蓬、阳台按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4.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线形绘制。

5.绘制注意事项

1.挑檐节点绘制难点就是挑檐采用异性挑檐进行编辑,绘制过程中注意方向多进行三维查看。

2.节点绘制主要是找到对应位置,绘制正确的范围。

1.33.1后浇带绘制及难点解析

1.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后浇带的类型,能区分伸缩后浇带、沉降后浇带、膨胀加强带的区别。

沉降后浇带: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发生破坏。

特点:从上到下都要留下后浇带,施工工艺为后浇,一定有止水钢板或止水片,可能存在附加钢筋。

伸缩后浇带:防止构件尺寸过长而导致构件产生裂缝。

特点:按设计要求,不一定从上到下都要留下后浇带,施工工艺为后浇,一定有止水钢板或止水片,可能存在附加钢筋。

膨胀加强带:是通过在结构预设的后浇带部位浇筑补偿伸缩混凝土,减少或取消后浇带和伸缩缝、延长构件连续浇筑长度的一种技术措施,可分为连续式、间歇式和后浇式三种。

特点:常见为连续式,无止水钢板或止水片和附加钢筋,且套定额时不能按照后浇带,应该按高一标号的混凝土筏板套子目。

区别:连续式膨胀加强带是指膨胀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与两侧相邻混凝土同时浇筑,间歇式膨胀加强带是指膨胀加强带部位的混凝土与一侧相邻的混凝土一同浇筑,而另一侧是施工缝,需要布置止水钢板,后浇式膨胀加强带与常规后浇带浇筑方式相同。

2.明确后浇带混凝土标号一般比原构件高一标号。

3.明确后浇带加强筋信息。

4.明确后浇带的截面类型。

2.命名标准

名称与图纸一致,无需特别说明。

3.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线性绘制。

在基础层定义好基础、外墙、梁、板的截面和配筋信息-复制到对应楼层。

4.绘制注意事项

1.外凸剪力墙的后浇带多一步设置外墙外边线。

2.如果后浇带中没有附加钢筋,注意将里面默认自带的钢筋信息全部删除,这是常见的画图错误,特别是地下车库影响钢筋量特别大。

3.要能判断膨胀加强带是连续还是后浇,设计到的施工工艺不同,套取的定额子目也不一样。

4.梁的后浇带箍筋没有加密。

1.34.1内装绘制及难点解析

1.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中各个部位的做法以及室内装修做法表。

2.明确有水房间防水的上翻高度。(看装饰装修做法表中的墙面部分)。

3.明确各个房间踢脚线高度。

4.风井及电梯井内是否做装修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如果没有设计及电梯井内不做装修,同时在编制说明中予以说明。

2.内装命名标准

按照各层建筑平面图上房间名字命名房间的楼地面、踢脚线、墙面及天棚。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布。

2.按房间组合构件+点布。

4.绘制注意事项

1.注意飘窗及机房层布置房间时要调整离地高度。(因为飘窗布置时布置下飘窗板的标高是层底+0.76m)

2.楼梯间房间布置时最底层房间布置地面、踢脚线、墙面、中间层仅布置墙面,顶层房间仅布置天棚和墙面,不布置地面和踢脚线。

3.遇到跨层的房间注意底层仅布置地面、踢脚线、墙面,不布置天棚,顶层仅布置墙面及天棚,不布置地面及踢脚线。

4.遇到不封闭房间,需布置虚墙进行绘制隔离。

1.35.1屋面(防水)绘制及难点解析

1.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所有屋面的建筑做法。(明确建筑图里屋1到屋5的位置、做法)

2.明确屋面防水卷边高度(重点讲解)。(注意:首先找到屋面对应图集12YJ5-1中A9-2图,得知防水翻边高度≥mm,其次,防水是在面砖的上面翻mm,在防水层之上的面层、保护层统统加上,比如屋1做法,防水翻边高度应该为+25+40=mm)

3.本节课单独处理阳台部位地面防水绘制。

2.屋面命名标准。

根据建筑做法的名称进行命名。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绘制方法:点布。

2.点布-设置防水卷边高度,挑檐构件上的防水采用自定义贴面绘制。

4.绘制注意事项

1.注意防水卷边高度要结合图集及建筑做法确定。

2.有些部位的高度结构不变,需要单边设置高度(注意:设备平台和阳台栏杆处防水卷边的设置,因为有的边高度最多也就mm,不可能设置mm高防水,所以这种情况必须将防水层分割,分别设置卷边高度,特殊的4和17层可以全部设置高卷边)。

3.注意调整屋面的标高。

1.36.1外墙保温绘制及难点解析

1.外墙保温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外墙保温材料及厚度。

2.明确外墙的保温范围(难点)。

2.保温命名标准

材料-厚度:挤塑聚苯板-60/岩棉-60。

3.绘制方法和流程

1.绘制方法:点布。

4.绘制注意事项

1.首层保温要到室外地坪。

2.保温范围判断两个原则:一是保温的范围,二是墙面是否平齐。(注意:绘制保温层和外装前必须在内外墙区分后再进行,墙体处于内外交接处必须打断,否则会出问题)

3.注意结合外立面节点判断保温板的高度。

4.保温软件不一定全部布置上去,最后上机前,要结合图纸用手算进行补充。(注意:软件保温只能布置在墙外侧,有的地方的保温画不上去)

1.36.2外墙保温补充

1.绘制注意事项

1.施工单位会偷保温层工程量,审计部门现场勘查时可以敲一下,发出实心声音证明没做。

2.墙体处于内外交接处必须打断,一定要注意另一个户型的墙打断要在同一位置。

1.37.1内外墙的区分原则和实操

1.内外墙的区分的原理

1.不同材料热胀冷缩不一样,如果不做一个钢丝网片,此处墙体容易开裂。

2.钢丝网片一般只统计内墙的,因为内墙上面直接就会抹灰,然后就是喷涂料,一旦有裂缝直接表现出来,而外墙一般不会钉钢丝网片,因为外墙一般要做保温,即使有裂缝也看不出来。

2.内外墙的区分正确的标准

1.区分完成后,汇总这一层的外墙外侧钢丝网片和外墙内侧钢丝网片总长度,如果没有出现这两个数据说明内外墙墙体没有闭合,查找原因。(注意:人防门框墙挡住的外墙也要选上)

3.区分方法及流程

1.区分方法:导入每层对应的建筑平面图-选中作为外墙的墙体,先修改名字加一个外-调整内外墙属性。(内蒙古广联达软件有一个判断内外墙功能,可以用软件自动识别)

4.命名标准

Q1--直形墙C30-外/QTQ--外,内墙不做标注。

1.38.1建筑面积绘制及难点解析

1.绘制准备工作

1.大家先了解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本套图纸计算规则如下:阳台、飘窗、风井、采光井、楼梯、斜屋面、门斗、汽车坡道、门廊等。

2.保温命名标准

全面积、半面积。

3.绘制方法及流程:

1.点布或矩形布置。(注意:计算半面积的房间需要分割全面积后重新用矩形画一下即可,画到外墙外侧,软件点绘时自动算到外墙边,屋面不计算建筑面积)

4.绘制注意事项

1.判断案例阳台、风井、飘窗、设备平台如何计算建筑面积。

2.调整属性中的全面积、半面积属性。

1.39.1屋面及挑檐外装绘制及难点解析

1.屋面外装绘制准备工作

1.明确屋面女儿墙、风帽底座部位的做法。

2.明确异形挑檐的装饰做法。

2.按建筑做法命名标准

屋面女儿墙和风帽底座:20厚1:2水泥砂浆。

异形挑檐:咖啡色外墙涂料-无保温。

3.绘制方法及流程:点布。

1.女儿墙和风帽底座用墙面-外墙面进行点布1:2水泥砂浆,其中标高57.8处注意要从标高58.12处绘制,调整底标高即可。

2.异形挑檐用自定义贴面-智能布置绘制。

1.40.1钢筋节点设置调整

1.楼层设置

1.圈梁、构造柱是否为抗震?

答:一般地产公司都会明确规定圈梁、构造柱为非抗震构件。

2.比重设置

1.是否应将直径为6的钢筋调整为6.5,比重由0.调整为0.26?

答:不能调整。因为市面上一般只有1级钢没有6个的,三级钢是有的,一旦调整软件会直接全部按0.26计算,这样计算结果会偏大,正确方式应该是不调整,最后使用1级钢的时候总量乘0.26/0.这个系数进行调整。

3.弯钩设置

1.软件默认为工程抗震,必须调整为图元抗震。(具体见16g-1的p62页封闭箍筋和拉筋弯钩构造,工程抗震为max(10d,75),图元抗震为5d)

2.三级钢的弯钩长度软件使用规范错误,原因调整规范错误,调整为2.89(见16G-1的P57页,因为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中三级钢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但是弯钩设置中软件位置却是5,所以要把上面一行复制下来)。

4.计算设置

1.搭接设置

1.竖向构件中框架柱、暗柱、构造柱等,一般直径≤10采用绑扎,12≤直径≤18采用电渣压力焊,20≤直径采用直螺纹,剪力墙墙身竖向及水平钢筋直径一般≤18,因此18以下全部调整为绑扎搭接。

2.水平构件中筏板、板、梁等,一般直径≤10采用绑扎,12≤直径≤18采用采用闪光对焊,20≤直径采用直螺纹。

3.定尺长度按各省定额规定进行调整。

5.钢筋计算规则解读

1.柱/墙柱部分:(除了下述其余不用调整)

1.根据平法16G-1P59页,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中,绑扎搭接时搭接区箍筋进行加密,钢筋计算规则中第11条调整为否。

2.钢筋计算规则中第5条和第6条,计算方式改为四舍五入+1和四舍五入-1。

3.钢筋计算规则中第26条,嵌固部位设置按照图纸选择。

4.钢筋计算规则中第30条,墙柱(暗柱)基础锚固区只计算外部箍筋这条改为是。根据是16G-3中P59页边缘构件(暗柱)纵向钢筋在基础中构造第7条,就是只计算外侧红色大箍筋,不计算小箍筋来修改。

2.剪力墙

1.公共设置中第2条选项中,除非图纸有明确规定,否则纵筋接头百分率可调整为%,来源是16G-1的73页,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非底部加强区域可在同一部位搭接。

2.第七条修改为四舍五入加1.

3.第13条起始竖向分布筋距暗柱边的距离调整为S-BHC,原因是广联达默认来源是08G图集,而最新图集18G-1中37页中最准确是一个s减去保护层-箍筋直径,软件中无法实现,故修改为最接近的。

4.第20-22条,全部修改为四舍五入加1.

3.人防门框墙

1.第9、12、13条修改为四舍五入加1.

4.连梁

1.第5、25、26条修改为四舍五入加1。

5.框架梁

1.第五条梁垫铁计算设置修改为不计算。

2.第32、33条修改为四舍五入加1和四舍五入减1。

6.板

1.第16、36、39条修改为四舍五入加1。

7.基础

1.第33-36、46条修改为四舍五入加1。

8.砌体结构

1.第15条修改为上下部均预留钢筋。

2.第27、40、44条修改为四舍五入加1。

3.第37条修改为S。

4.第48条修改为预留钢筋。

9.其他

1.第48、49、54条修改为四舍五入加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3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