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淤泥就地固化技术在公路路基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7/9 12:41:24   
刘军连现在哪里就诊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d141olg/

1引言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湖泊、池塘、沟渠密布,公路工程以路基方式穿越时,通常做法是需要挖除水底淤泥,换填土石混合透水性材料加以处理。随着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淤泥的废弃场地难以落实,需破坏山体而取得的土石混合料也越来越紧缺,若仍采用原来的清淤换填,显得既不环保也不经济。淤泥就地固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固化剂对淤泥等软弱土体就地进行改良固化,使土体达到一定强度,以满足地基强度、稳定性等工程技术要求,实现废弃土资源化利用的浅层地基处理方法。淤泥就地固化技术对公路工程中无硬壳层路段的路基处理特别适用。

2淤泥就地固化技术概述

2.1加固机理

淤泥就地固化技术属于加固土地基处理范畴,其基本原理是在土中掺入固化剂,通过固化剂和软土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生成强度高、稳定性好的固化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人工硬壳层,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和降低地基沉降。与传统的灰土浅层地基处理方法相比固化剂的掺入方式不同,淤泥就地固化技术直接用强力搅拌头将固化剂(粉剂或浆液)搅拌入原位土体中,无需翻晒,无需分层铺设、分层碾压,施工方便,效率高。与水泥搅拌桩相比,处理深度小(一般小于5m),拌合效果好,根据淤泥含水量调整固化剂掺入量方便,施工效率高。

图1就地固化施工系统示意图

2.2常用结构形式

(1)若软基较浅时(软基深度在3~5m):采取换填方式对浅层软弱土全部固化处理,如图2(a)所示;为了节约造价也可进行断面优化,形成如图2(b)所示格栅式固化形式。

图2薄层淤泥固化示意图

(2)若软基较厚(超过5m),但路基填高较小时,可就地固化形成如图3所示双层地基,以达到提高表层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变形的目的。

图3厚层淤泥就地固化示意图

(3)就地固化硬壳层复合地基。就地固化硬壳层+复合地基联合应用,在无硬壳层的深厚软基路段,先就地固化形成硬壳层后,再打设水泥搅拌桩或预应力管桩等,即形成就地固化硬壳层复合地基。此时,就地固化硬壳层可代替原先复合地基需要的垫层与桩帽(刚性桩)作用。根据桩的类型以及就地固化硬壳层的特性,就地固化硬壳层复合地基形式可分为图4(a)所示的带盖板刚性桩(如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图4(b)所示的不带盖板刚性桩复合地基以及图4(c)所示的柔性桩(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其中不带盖板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主要工艺为:就地固化→刚性桩桩施工→桩顶回填→加筋体,桩顶回填时先在桩顶开挖直径1m左右孔洞,然后采用固化土回填并压实。

图4就地固化复合地基示意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2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