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凡事喜欢刨根问底巢湖边的行家李手

发布时间:2024/1/26 16:03:24   

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引江济淮工程白山船闸项目,身材高瘦、皮肤略黑,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的李昆鹏,平时言语不多,谈起工作来却滔滔不绝,条理清晰。

在同事们眼中,李昆鹏性格刚毅,做事有韧劲,凡事总喜欢刨根究底。“为什么”“怎么回事”“那咋办”,这是他在同事面前时常提及的口头禅。遇到不懂的技术难题,他总是想方设法去解决,请教同事、上网搜索,只要能找到答案,他都会去尝试。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刻苦专研、勇于突破的工作精神,李昆鹏为工程施工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

适逢白山船闸进行地基处理工程,第一次生产会议上,一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船闸主体和引航道堤防施工区域地质多为淤泥质土,这种地质强度低、天然含水量高,就是常说的“烂泥”。为了保证坚实的地基质量,需要在烂泥里打设30多万根混凝土搅拌桩。然而,采用常用的手动操作混凝土搅拌桩施工,不仅效率低下、可控性差,且工人劳动强度大,产生的水泥粉尘对后台操作手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伤害。如何提升效率,提高质量,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与会人员都低下头沉思不语。

“这个问题我来解决!”李昆鹏说道,他的声音如同一颗石子,在沉寂的会议室里激起了“涟漪”。“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淘汰手动操作,另辟蹊径,用自动化设备来代替人工。”

李昆鹏说干就干。他和技术员们一头扎进工地,反复研究水泥土双向搅拌桩自动化施工系统,发现这个系统仅能在小体量工程上应用,而白山船闸水泥土搅拌桩桩基达30多万根,所以我们必须动手改良,让效率、质量和安全性达到最优!”李昆鹏的声音铿锵有力。

两个月的时间,技术团队就开发水泥土搅拌桩智能化施工系统,并且进行了技术突破,实现了将自动化控制设备与BIM技术相结合,做到更深度的融合无线通信、物联网、视频监控等技术,可以通过云平台自动采集施工时的关键技术数据、历史数据等,利用相关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对现场桩基施工进行实时监测和纠偏。

“追寻突破的过程是艰难的,却是更上一层楼的必经之路。”李昆鹏感慨道。年6月,现场施工遇到大难题,由于地质复杂,电流突变提前,使许多水泥搅拌桩打设不到设计桩底标高,经过多次尝试仍没有实质性进展,严重影响了施工计划和进度。在紧要关头,李昆鹏又一次扛起技术大旗。他大量查阅收集资料,用Civil3D模拟持力层地形,取持力层以下1米作为设计桩底标高,从地形建立到单个桩位提取桩底标高,最后实现桩底标高的大批量快速提取,他仅用2天就做出了改进方案。

如今,再提起李昆鹏,项目同事们纷纷翘起大拇指称赞:“别看这个副总工斯斯文文的,那技术水平和爱钻研的劲头是杠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500.html
------分隔线----------------------------